今天,再次来到一年一度的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见到了不少曾帮助过我的久违的老朋友,更令我激动万分的是终于与曾经手把手带我走上专业备课之路的尤炜老师胜利会师,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天,更是一连听到了三节不同学段的语文课,令我收获满满、感悟颇深。小学语文重在“扶”,教师更多采用的是启发式教学,引导孩子们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文本;初中语文重在“半扶半放”,在教师的启发下尝试开展师生的深度交流;高中则重在“始放”,课堂逐步由学生唱主角,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评价、补充与课堂环节的把控。由此可见,这个过程明显体现出逐步加深,互相联系的关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衔接”。
作为语文教学的过渡阶段,我对初中语文的作用定位为“承上启下,做好衔接”。有过忙于赶进度的各科老师都曾羡慕不已,语文老师从不曾疲于赶课,一篇课文可详讲、可略讲,甚至可不讲,丝毫不会导致知识链的断裂。但是,纵观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始终有一条明确的线指引着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方向,那就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不管是哪一个学段的语文课,都必须仅仅围绕这四个方面来落实教学目标。小学六年级课例《少年闰土》以“读”为线,串联起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通过鲜明的对比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社会带给人的巨变;以“概括事件”和“分析人物形象”为切入点,指导学生紧扣文本理解内容。从我这个初一语文老师的角度看,这是一节扎扎实实做到了“小初衔接”的课,在“朗读”领略语言美感,在说话中训练阅读理解能力。
连续两年执教初一,经历了两次截然不同的摸底考试。去年的摸底考估计是资深初三老师命题,题型与难度紧扣中考,把一群刚刚踏入初中校园的孩子考得溃不成军,分数出来后更是惨不忍睹;许是担心这样的打击可能会伤害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于是今年的摸底考试容易得令大开眼界。阅读题全是毫无障碍的选择题,古诗默写居然是填空题——五言诗只需填写其中相连的两个字。这样的考试难度当然会让成绩比较美观,但不管过难还是过易,都不利于小学与初中的顺利衔接。
为了从一个更宏观的层面去上好初中语文课,我在今年4月份把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粗略地研究了一遍,暑假则把六年级的课本及试卷大致翻阅了一下。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把这项工作继续落实。我们常说要熟悉学情,新接到一届初一,去了解他们过去所掌握的语文知识,便是最基本的学情,便是“承前”。而在我们的课堂上浸润三年的孩子终将走向更高远的世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则是“启后”。
八年级课例《美丽的颜色》则很好地做到了“承前启后”,既延续了小学阶段最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既有模板式的方法指导,又能在学生发言完毕开展师生间的深度交流。玛丽.居里与艾芙.居里笔下不同的居里夫人这一拓展问题让孩子们同中求异,这种思辨性思维的开发对孩子未来的学习至关重要。
未来的学习在何方?我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找到了答案。一直想尝试整本书阅读,却一直苦于难以寻求到突破口,所谓的整本书阅读往往浮于表面而缺乏深度。从“乡土中国”到“城镇中国”,这是《乡土中国》整本书的阅读与拓展活动。前半段主要是通过教师展示图片,学生畅谈感受,从而对“乡土中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后半段令我拍案叫绝,课题小组汇报太过精彩,让我不禁想重返高中课堂。自制视频、撰写小论文、人物采访、故事引入、驳论质疑……这就是我一直想要实现的语文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了“大语文教育”,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
非常认同张先生的“大语文教育”观,且一直在思考并践行。生活处处皆语文,若只是困守于语文课本教语文,那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鲜活而生动的魅力;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个加入了太多德育元素的学科,语文教学更是要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