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刀锋这部小说带着大家来持续复盘力的线上训练。
这本小说必须得交代一下写作背景,这本小说写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那三十年,我们都知道那是人类历史上最动荡的年代,也是群体精神空虚的三十年。一战结束之后,那时候欧洲已经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了,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美国人那时候想要什么呢?当然想创造繁荣了。所以所有的美国人都认为活着的意义就是赚钱,得好好享受物质生活,这就是人生目标。至于什么读书,做学问,这种精神满足的事情在当时的美国人看来是虚无缥缈的,是废物一般的行为。
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就是那个时候的美国人精神世界一片荒芜。后来1929年到美国经济崩盘,大萧条时代降临,追求金钱至上的人们在物质生活的重创下,精神支柱一夜之间垮塌。
为什么会有大萧条,先讲讲宏观经济的事情,让大家跳出画面看画。这经济危机到底是什么?
我们总讲想得透才能打得通。简单说就是总的GDP没了少了,总收入少了。
总收入=总工资+总利润。
注意,总工资和总利润都得和需求挂钩,因为有的工资你不到需求不够花,那有的利润已经超出需求了,这好多人这购物车里都没东西,好多人购物车里全是东西,所以总收入少了,总公司就那些和需求挂钩的钱就少了。可是老百姓需求越来越多,需求在老百姓没钱买东西了,有需求没有钱,产品有的是,这就叫做有效购买力相对不足——这其实就是经济危机的本质。马克思最早洞察到了经济危机的本质,就是有效购买力相对不足。
资本主义的框架内有三种理论来应对经济危机了。我们今天可以以观世界,才会有世界观的心态去听听。
第一种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第二种就是我们熟悉的梅纳德凯恩斯的凯恩斯经济学,第三种就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叫约瑟夫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学院。
你看传统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马歇尔他提倡说商业活动都是有周期性的,这跟人一样,成住坏、空、生老病死,所以商业活动他对周期也要经历四个阶段,复苏、繁荣、停滞、衰退,所以你大繁荣之后必然会有衰退。
这句话,对今天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是一个巨大的提醒。衰退之后马歇尔说没关系,还会复苏。当经济无可避免地进入衰退期的时候,这马歇尔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就建议。政府最好什么都不做,这人生病了嘛,挺一挺扛过来了,靠自己抵抗力,等待自然恢复。
当然了,如果非做点什么,政府也可以采取减少开支紧缩政策,加速去运行。你看我们今天刀锋这本小说写上世纪的三十年代,其实那个时候各国政府就是在严格遵守自由主义的教条,结果结果导致危机越来越严重了,你这时候还紧缩,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好,这时候第二个经济学派凯恩斯出现了,来自英国的经济学家梅纳德凯恩斯,他针对经济危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针对有效购买力不足的问题,他提出政府应当积极介入,怎么介入?印货币吧,增加货币供应,安排市政工程,然后通过税收。
所谓的税收其实就是劫富济贫呐富人多交税,穷人不交税或者少交税,用这种措施来刺激。经济发展。这就是我们经常在新闻上能看到,很多国家都这样叫Q E放水救市。
什么叫Q E,这就是量化宽松政策。指央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者近似于零利率的政策之后,通过购买国债或者购买一些中长期债券,来增加基础货币供给。这你要这都不理解,说白了其实就是多印点钞票。
这梅纳德凯恩斯就说说政府时候QE放水就是这种干预,目的是为了帮助失业者重返工作岗位。国家的GDP总收入等于总工资加上总利润。
总工资,就是这些失业者回到工作岗位都有工资和需求,去匹配这更多的钱分配给低收入者,他就把这些钱全花了。为什么?他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就带动了整体需求,拉动经济也许可以走出困境,重新建立良性的治疗。当然了,当经济系统因为有效购买力不足导致没法运转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个选项。
所以,为什么大萧条之后二战就爆发了,通过二战这张空前规模的战争杀死了将近一亿人,给消灭了约五万亿美元的物质财富作为代价。这一下子弥合了购买力不足的矛盾,而且还推动了战后二十年所谓的快速发展。这也就是被称为资本主义的黄金二十年,也叫咆哮的二十年。
但是这场战争的代价实在太大了,规模远远超出所有人都估计,更重要的是原子弹发明出来,原子弹这一终极杀器被制造出来了之后,就导致任何大国也没有办法再承受一场全面战争的代价。在期间第三种理论,来自奥地利经济学家的约瑟夫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学出现了。
那我们的问题也出现了,
如何用创新来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
我们试着跳出画面看画,来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精髓。有效购买力相对不足,你加大自己的注意力力度。试着听懂一些了吗?
今天我们讲情怀复盘力,创新是一种情怀,所以刚才我们提到了如何用创新解决经济问题。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他就把经济危机看作创造性与毁灭性并存的阶段。熊彼特将创新看作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经济衰退当然是旧的经济结构走向没落,新的经济结构慢慢开始搭建,这不就叫做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吗?
注意,但这会引起创造性的破坏,什么意思?你比如说假设电商起来了一年能贡献一万个亿,可是原来商场可能一年贡献五万个亿,那所以这五万个亿没有了,新的这一万亿虽然起来,可是还没有赶上原来的就经济结构的产能时候新企业。新产品越来越多,新产品多了又没有需求,买不了买不到或者卖不了。那新的又太好又太想买,刚买又过时,这就乱套了。
今天我们分享经济危机的本质叫有效购买力相对不足,这几个字一定要记住。你看在资本主义框架内,刚才我们说了一共三种理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梅纳德凯恩斯的凯恩斯经济学,和刚才我们说的这约瑟夫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学。咱打个比方,来说这三种经济学。说有个人生病了去看医生,这人就是国家经济危机了。那自由主义经济学马歇尔马大夫就说了,说你就多喝水,多歇着,靠自己抵抗力能扛过去,等待自然痊愈。注意,这种方法在经济规模不大的时候。效果兴许还行,但是如果随着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症状越来越剧烈,衰退期再采取紧缩政策,那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这会逼得本国的人才、技术大量外流,这才是最大的根基。你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那个时候和美国打苏联,为什么能从一个饱经战后的饱经战乱的、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就崛起成工业国,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欧美掉入了经济危机的深渊,迟迟走不出来。
这时候欧美很多企业就关门了,那关门的这些机器就没有用了,废弃的机器,苏联说那干脆都给我,低价全买走,技术人员和资本也被大量引入苏联。对,苏联一下子就崛起了。你看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经历,很多历程也类似,只要欧美一爆发经济危机,中国总会迎来一波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