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同意见,甚至引起争执,你会怎样?是急冲冲地只说自己的理由,争强好胜?还是心里压着火,面上不动声色,想着以后再算帐?抑或是,冷静下来,再想解决办法?
今天看到的这个视频,带给我一些思考。视频内容是这样的:
教授走进教室,看到两名学生正在争吵,于是教授喊两人到前面,背朝背分别站在讲台两侧,然后拿出一个球,让两人转过身来。
教授问两人:“你们说说,这个球是什么颜色?”
一人回答:“黑色。”
另一个嘲笑:“明明是白色。”
两人各不相让,台下的学生哄堂大笑。
于是教授让两人闭上眼睛,互相换了位置,再次问这个球是什么颜色。这次两人沉默不语,若有所思。
答案揭晓,原来这个球一半是黑色,一半是白色。
接下来教授讲了一段很有哲理的话: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会相信很多我们自认为正确的事情,当然也会有不同意我们观点的人,甚至和我们的想法完全相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看不见,我们可能会吵架,难过,甚至疏远对方,这时我们应该慢下来,站在别人的立场,感受所有的不同。
球本身是一面黑一面白,由于站的角度不同,一方只能看到自己那边展现出来的颜色,从而否定另一方的答案。
都说“眼见为实”,然而很多时候你用眼晴亲自看到的东西,可能并不是全部,因而又一句说法“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人们由于自身所处环境的局限,固有经验的限制,分析思考问题的片面,很容易做出不准确的主观判断,从而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
那么,面对不同意见,该怎么做比较好呢?
首先,静下来,调整好心态。
都说不要在生气时做决定,在情绪不稳定时脱口而出的话,并不能代表你真正的想法,逞一时之气,可能让气氛变得难堪,甚至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比如“静”中藏了一个“争”字,“稳”中藏了一个“急”字,越想争,心越要静,越急事,心越要稳,大概我们的老祖先们面对争执也是深有体会吧!
然后,站在对方立场想想,即换位思考;
遇到不同意见,不要急着下结论,可以试着换位思考下,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事情、思考问题,来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难处,为什么意见会有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当开始换位思考时,事情就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因为此时,你的心是打开的,是友善的,包含着理解,也带着宽容。
特别是对于家庭里的争吵摩擦,换位思考尤其奏效。比如夫妻俩人起了争执,如果丈夫能站在妻子的角度想想,也许会更加体谅妻子的心情,说出的话也会更加温暖,相信妻子也不再无理取闹;如果妻子也能换个位置想想,想要争个输赢的心情应该会减淡些,当共情和同理心占上风时,争吵也会转换为心平气和的沟通。
最后,心平气和地进行正向沟通,达成共识;
面对不同意见,发生争执时,人们常常会心浮气躁,口无遮拦,似乎是什么话伤人就说什么话,逞一时口快,伤了和气,却未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此时,心平气和地进行正向沟通很重要。
做到正向沟通,需要做到几下几点:
第一,明确目标,寻找双方的共同利益点,期待达成更多的共识。一般争执通常与利益相关,不妨思考下双方的利益诉求,有没有可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达到双方的最大满意;
第二,用正面,积极,肯定的沟通态度去表达。如果大家都用激动的语调,恶言冷语来表达,只会让争执更加激烈,情势更加难堪。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可以平静温和的语气,积极正面的态度去表达,相信一定可以更有效地化解争执;
第三,采用三明治的沟通法则,即先肯定对方,再提出建议,最后进行鼓励或期待。
沟通有技巧,听到被夸赞肯定,人们心理上也会愉悦放松下来;此时再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最好结合具体事实,相信对方的接纳程度一定会提升很多;接着提出鼓励或期待,期待双方都获得更满意的结果。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产生不同意见,发生争执,在所难免。
记得提醒自己,除了争吵外,你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式,不妨静下来,慢下来,站在另一个角度看看,感受所有的不同,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拿到更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