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认知牢笼?
认知牢笼是指我们因为思维定势、观念偏见、情绪偏好等原因,对事物的看法受到限制,无法正确理解或评价事物的现象。
这就像我们把自己关在一个牢笼里,只能看到周围牢笼的一小部分,而无法看到整体情况。
有三个原因会导致我们认知上的偏差:
一是思想定势,指的是一个人对事物有一种固定的、非常强烈的看法,并不愿意改变这些看法。
当遇到新的信息时,我们往往会选择相信那些同意自己原有看法的信息,而不相信那些与原有看法相左的信息,如此就难免形成偏见。
二是情感偏好,指的是人们对事物有一种情感上的喜好或厌恶,这会影响到人们对该事物的理性评价。
通常情况下,如果对一件事物有好感,那么就会高估它的优点而低估它的缺陷。
反之,如果对一件事物有厌恶感,那么就会高估它的缺陷而低估它的优点,如此也就难免形成偏向思想。
三是心理焦虑,是人在遭遇危机、问题时感到心理不安、焦虑不安甚至畏惧的心理反应。
2,为什么认知牢笼会成为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牢笼,限制着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动。
一旦遇到问题,就会受到这些牢笼的影响,无法想出最佳解决方案。
那认知牢笼为什么会成为问题呢?
因为它们通常都是假设,而不是事实。
举个栗子吧,如果你一直在“赚钱”这件事上花费大量精力,那么当你遇到问题时,你就会假设这个问题是“如何赚钱”的问题。
这样的假设可能会阻碍你寻找真正的问题所在,从而导致你无法找到最佳解决方案。而要想走出这样的牢笼,就必须学会批判性地思考。
批判性思考并不意味着要对一切持怀疑态度,而是要用理智、逻辑地方式去思考问题。
延用上面的栗子,如果你发现自己一直在“如何赚钱”上花费大量精力,请问一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难道不是想要安全、幸福、快乐吗?
学会用批判性思考后,当你遇到问题时就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3,走出认知牢笼的途径
我们生活在一个认知牢笼中,这个牢笼由我们的思想和信念所构成。
要想打开认知牢笼,需要先找出自己在其中受到限制的方面。
然后要敢于去问、去思考、去质疑这些方面。但是不要盲目地接受周围人的看法,要勇敢地去寻找真相。
写在最后,我们不要害怕去承担风险,只有敢于冒险,敢于放弃旧的信念和习惯,才有可能打开新的大门,去探寻事物的本质!
小书童--说道郭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