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和我妈聊天的时候,聊到了她小时候的生活,替父母分担家务,带弟弟妹妹等,也聊到现在听起来很有趣但当时让我妈感到很委屈的小经历。然后我顺口和她说:每个人在原生家庭里面多多少少都有些缺失。她随口反问我:那你呢?有没有什么缺失呢?听到她这么一问,我愣了一下,心想该怎么回答比较好呢,在我还在犹豫说些什么的时候,我妈自顾自接下去了,“你啊,应该没有什么缺失才对,大家都对你那么好啊……”。
嗯,好像是的呢,于情于理,好像我应该没有什么缺失才对。但一路成长过来,就算身边的人对你千万般呵护,可也不会事事顺遂,总有需求不被满足而感到缺失。
从我知道“原生家庭”的概念之后,我就开始思考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
原生家庭是指父母的家庭,在孩子没有组建新的家庭前所生活的家庭。原生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我不断长大,我越来越意识到我的某些缺失源于原生家庭在这方面的缺失。比如我发现我不会和家里的亲戚相处,是因为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和亲戚接触相处的时间很少,我并没从父母和亲戚中的相处中学到和亲戚相处的方式。
包括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畏惧表达的问题。我一直在寻找我畏惧表达的最根本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直到最近在看《亲密关系》的时候,忽然找到了答案。书中提到“孩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在我们小时候,不论是哭闹、撒娇还是发脾气等都是在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并因此寻得归属感。但如果我们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不能让我们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心里形成的看待外在世界的态度,会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不满足的需求并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忘,反而会堆积,就像我妈至今都记得她小时候的委屈。
而我畏惧表达是因为潜意识里有“我的表达不重要,表达出来也没人听”的念头,这样的心理是在我小时候父母吵架很厉害,我拼命劝架未果,然后慢慢觉得自己的声音不被听见,需求得不到满足,既然得不到满足还不如不说,好像说出来得不到满足又会进一步加深“我不重要”的想法,到后来断断续续的结巴,也是有这个影响。
现在回想起来曾经的一个小片段,小时候我妈带我去坐车,她想让我练练胆,让我去找售票阿姨拿票,我畏畏缩缩了很久都不肯去,后来我妈发火骂我这个都不敢,而我当时想法却是售票阿姨应该不会给我。
说实话,在我刚开始知道原生家庭的概念的时候,我确实像找到一个发泄口那样,将因原生家庭带来自身的不足一股脑地怪罪到原生家庭上。有着“如果你们(父母)可以认真听我说,那我就不会这样了。”或“如果你们(父母)在这方面懂多一点或者多了解我一点,那我就不会有现在的缺失了。”诸如此类的想法。好像这样的怪罪可以让自己的委屈得以宣泄,或者说为自己无能解决缺失和不足找到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
《亲密关系》有说到:“责怪、批评与指责是人类防御机制的关键要素。责怪他人、批评他人行为、指责他人不愿改变,其实是一种轻而易举的手段,能够简单利用道德批判,将自己提升到一个高于他人的位置,也使我们摆脱了自身的不安。”
说到底,我是有不安的。但我忽略了父母也有他们的原生家庭,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必然有他们的缺失,他们也是有不安的。
我爸和我妈他们在家中排第二,他们都说过,父母疼老大,疼老小,中间的是最不着疼的。他们做的比老大多,同时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得到的关心和呵护却不比老大老小多。也因为这个原因,他们都有一颗漂泊的心,准确来说都有一颗想要逃离原生家庭的心。表面上看似不在乎得到的关爱有多少,但心里却是极其向往被父母关爱,得到父母更多的重视。在我出生后,他们给了我数不尽的爱和呵护,就像要弥补他们曾经的缺失那样,希望我不会因缺失而感受到不安。再加上在他们小时候,他们父亲,也就是我的外公爷爷是在外工作,和他们母亲,也就是我的外婆奶奶是处于两地分居的状态,一个女人在家带孩子是很辛苦的,外婆和奶奶因为辛苦经常情绪不好,而身为老二的我的爸爸妈妈又是最懂事体贴的,分担家务同时也安慰了他们的妈妈。但那段经历让他们都深深意识到“夫妻最好不要两地分居,对孩子的成长不好。”在到我出生后,他们有很多在事业上大展拳脚的机会,但由于要去到外地发展,他们都选择放弃了,因为想给我一个父母在身边的完整。他们在原生家庭的经历塑造了他们的认知,他们从他们的缺失中总结经验,在他们在抚养下一代时,尽可能避免自己的下一代感受到自己曾经的委屈和不安。
一个人的经历毕竟有限,得到的经验大都是适用于一隅之地。就像我爸妈尽最大努力弥补了我的缺失,却没想到我还会有属于自己的缺失。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当想到他们已经尽力了,我的委屈也没有那么深了。我的缺失,与他们有关,但填补缺失,却是我自己成长中的课题。
在我高二的时候,那时我们有会考,文科生需要考物理、化学和生物,依据评判的等级来决定你高考志愿所能填报的学校。当时考完后,我感觉非常糟糕。颓丧回到家,我妈问我考得怎么样,我说不好。本想着得到一些安慰,但我妈听到后脸色也不怎么好,没怎么说话。我感到很委屈,得不到安慰还要看脸色,内心聚集了没有满足的需求的委屈在吃完饭后通通爆发了。后来再想想,我当时爆发的原因考不好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我努力准备了,但是考试后感觉不如所愿,就好像我一直在为克服断断续续的结巴而努力,但却一直迈不过心理的那一关,自己对自己努力得不到回报很无力,觉得自己很没用,想到高考英语口试还占一部分成绩,顿时觉得好像人生没有希望那样无力。当晚的爆发是我哭着向我妈吼着:你都不关心我在想什么,不关心我为什么难过,也一直都不知道我有多痛苦。可能是我一股脑地把情绪全宣泄出来,我妈当时一脸懵圈,问我为什么痛苦。我告诉她,他们一直都不知道我因为结巴有多纠结,但他们都不知道。如果有一天我不结巴了,我觉得我才能所向披靡。我妈听了后,揪着我一字一句和我说,“考不好而已,至于这样吗?结巴而已,至于这样吗?你说你难过,你痛苦,能不痛苦吗?你一直沉浸在‘啊,我是结巴’的状态,能不痛苦吗?你说你不结巴了就可以所向披靡什么都不怕吗?告诉你不可能的。你过了这关,还有下一关,一辈子需要面对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你不能用一个关卡去把它卡死,做到了这个并不能说明你以后什么都可以做到,做不到了也不是说你人生就玩完了。不要把每个挫折放那么大,做到了做不到都只是你这个阶段的经历,一辈子的事那么多,又有什么是很大不了的?”
在听完她说的话后,我逐渐平静下来,因为我感受到了她冷静下的难受,看到她女儿这样宣泄情绪,她说出来的每个字都有在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其实这段话她还没说完的时候,我已经不哭了,也不那么痛苦了。是啊,结巴而已,至于吗?一生中要面对的关卡那么多,这个又算得上什么呢?我自私地把难过痛苦的责任推到我妈身上,是她不关心我让我这么痛苦,让我迈不过结巴这关,说到底是为了自己的无能开脱。
就像心理学家一开始提出“原生家庭”这一词,是为了找到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让我们追究责任。当一件事情已经发生了,问题已经存在了,那么解决问题往往比追究责任要重要得多。而解决问题,终究是自己的功课,想明白了这点,就不会把太多心思放在追究责任,责怪对错上,而是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自身成长上了。
写在最后:
01
“成绩出来了,比理想的要好耶。算是达到了我的预设目标。”
“因为你努力了啊。”
“我记得当时你听到我说不好的时候,脸色挺差的喔。”
“知道你努力是一方面,听到不好还是会不开心啊。”
02
内心OS:在2013年1月20日过后,我就是说话贼溜贼溜的人啦,再也不结巴了。(一本正经在日历上把“20”给圈了起来。)
就像是一个心理暗示那样,每天倒计时,期待着不结巴那天的到来。
2013年1月20日后,我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