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句是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诗《遣悲怀》,本来完整的诗句是:"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但是硬生生的被拆开,被拆开也就算了,最重要的,拆开后的意思完全跟元稹所表达不搭边。
不得不服的是“贫贱夫妻百事哀”,被曲解之后的意思,按照浅显的字面意思理解,居然毫无违和感--“贫穷地位低下的夫妻凡事都感到悲哀”,看,真的很贴切,毫无不妥之处,从字面意思来看。也因此,我们很多家里的长辈给年轻人灌输,找对象要找条件好的,这样未来才会幸福。如果年轻人不采纳,长辈就会说,古人云:“贫贱夫妻百事哀”,以此来告诫。
完整的一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被断章取义之后,还解释的听起来这么有道理,不得不佩服国人的智慧。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人在励志故事和书籍里都会用这句来鞭策读者努力奋斗。
原本完整的诗句是元稹用来怀念自己的亡妻时形容自己心情的,意思是:“ 我诚知道死别之恨世间人人都有,但咱们共苦夫妻死别更觉得哀痛。” 可见,断章取义并不能给我提升修养和造诣。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完整的句子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出自《诗经·邶风·击鼓》
释义原本是属于战士之间的约定:说要一起死。后面的两句是说,现在和我约定的人都走了,我怎么活啊?
可现在被活生生的作为爱情或者变成写夫妻关系的励志名言了,而且也是听起来毫无违和感的那种。
3.对牛弹琴
一般都会认为是指那个人非常愚蠢,或者做着无用的事情。
可原故事是这样说的:古代的琴师对牛弹奏美妙的音乐时,牛只顾吃草。然而当他模仿苍蝇、牛蝇、小牛的叫声演奏时,那牛不由左右观望。
这故事其实表明了古人的机变,说的是和“因人而异”相似的道理。而现在我们理解的不算是完全曲解,只是不够全面而已。
4.金屋藏娇
现在的社会理解一般认为,“金屋藏娇”是给小三弄个格外幽会或住地点,这也是完全被曲解和断章取义的理解。
但实际上,这个典故出自汉武帝刘彻当初娶陈阿娇(比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要早)时说的句话:“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所以,金屋藏娇的“娇”实际指的是大老婆啊!
而汉武帝对陈阿娇的疼爱,就是娶到了也要让陈阿娇过幸福的日子。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曲解"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
正确解释却是 "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这个就是从字面理解了,误会很大。
6.人尽可夫
现代社会认为,是指“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她的丈夫。说明女子的作风问题。”
但实际上,这只是字面解释,“人尽可夫”本身根本没有奇淫的意思。是后来的夫子理学断章取义,用以戕害女子。
这个典故出自《左传》。原文:(郑)厉公四年,祭仲专国政。厉公患之,阴使其婿雍纠欲杀祭仲。纠妻,祭仲女也,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母曰:“父一而已,人尽夫也。”女乃告祭仲,祭仲反杀雍纠,戮之於市。厉公无柰祭仲何,怒纠曰:“谋及妇人,死固宜哉!”
据说春秋时期,郑厉公深恨相国祭足专政,暗命祭足的女婿雍纠去把其老丈人干掉,就可接任相国的位子。雍纠对老丈人不好,可夫妻感情倒不错。回家后面对老婆有点心虚,被老婆雍姬看出问题,一番逼问,就坦白交待了。
雍姬回家问母亲:“父与夫孰亲?母亲说:“父一而已,人尽夫也。”就是说,父亲只有一个,而丈夫选择的范围就是天下男子了。雍姬随将事情原委告知父亲,祭足反杀雍纠,厉公逃往别国,祭足又拥立了郑昭公。
可见,“人尽可夫”现在的意思,到现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断章取义和曲解。
7.以德报怨
原句是这样的:“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意思是有人问孔子:“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说:“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怼回去。”
也就是说,孔子反对“以德抱怨”。但是,由于被人曲解,脾气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可见,学习和读书这件事,还真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见解才好。引用经典,也得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