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时候,拿了零用钱,每每父母问你,花完了吗?你总会说花完了。直到有一天,父母问你钱够花吗,你说,够够够,工资刚发,有钱。即便,你已经过了好久裤兜比脸干净的日子,即便,你已经为下顿是吃红烧牛肉味的还是老坛酸菜味的泡面纠结了好久。我想,这,就是成长。

成长,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身高、体重、骨骼、肌肉、智力等等等等,遵循自然规律发生变化即为生理上的成长;而我想说的,是心理上的成长。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也完全不同。从幼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一步步走来,年龄在变,心境也在变。同一件事物,你十岁对它的看法和六十岁对它的看法可能会截然不同。比如,小时候看西游记,觉得女儿国那一关,过的太容易,现在看来,那一关未必简单,皮肉之苦远不及可望而不可及的感情来的痛苦。有些事情,只有你经历了,切身体会了,你才懂得这其中蕴含的境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天冷不用你妈提醒,自己知道默默穿秋裤了,这是成长;不再对冰镇可乐执着,保温杯不离手了,这是成长;失败了不再怨天尤人,痛哭流涕,懂得痛定思痛,从头再来了,这也是成长。我们似乎总会在某一年,某一天,某一件事之后,爆发性的觉悟,爆发性的知道某个真相,然后爆发性的长大。人生的旅程就是这样,用大把时间迷茫,在几个瞬间成长。

比如我自己,就对成长过程中的几个瞬间有铭心刻骨的印象,并且在经历过那些事后,变得懂事和坚强。我记得高二的时候,有一次回家,发现父亲病了,从很高的地方摔下来,伤的很重,却一直没有告诉我,更没有告诉远在外地的哥哥。因为我当时住校,加上学习负担中,有时候半个月才回家一趟,所以直到回家,我才知道这件事情。父亲为了省下医药费,坚持没有入院治疗,而是在家自己吃药,卧床养着。白天,父亲一直表现的若无其事,笑着对我说:丫头,爸没事。到了半夜,当我被父亲咬着牙极力压抑却依然传进我耳朵里的疼痛的呻吟声吵醒的时候,我才知道,我的父亲,正在承受着多大的痛楚和折磨,泪水涌出来,打湿了枕头,我像父亲一样咬着牙,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因为我要让父亲知道,我没有听到他的呻吟声......就在那一个瞬间,我开始觉得,我是那么的幸运和幸福,我的父亲和母亲是那样深沉的爱着我,也正是在那一个瞬间,我觉得我长大了,懂事了。回到学校,我开始在学习上发奋,因为我知道,这是他们最想看到的,也是最能令他们开心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闪光灯效应,也称闪光灯记忆,是指个人对令人震撼的事件容易留下深刻而准确的记忆。人的一生,会经历太多太多的事情,好的,坏的,高兴的,悲伤的.......但是若干年后,当你回忆过往,你会发现,沉淀下来的,恰恰就是这些所谓的闪光灯记忆。小时候,爸爸妈妈曾给你买过一条漂亮的花裙子,穿上它,你觉得你就是白雪公主,你就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孩,你甚至因为这条裙子兴奋到连着两天睡不着觉。等到你长大了,你才发现,你对那条裙子的记忆远不及你跟小伙伴嬉戏不小心摔破脑袋来的深刻,你甚至已经记不清楚那条裙子的颜色。事实上,很多时候,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那些让我们觉得痛的、艰辛的、难受的瞬间,然后,我们在这些瞬间顿悟,成长,前一刻我们还是无知怯懦,悲观弱小,冷漠无言,经过那一瞬间的时光,我们仿佛突然开窍,大步向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很多时候,成长,还意味着我们不能再随心所欲的对不喜欢的人和事说不,我们不再有权利像小时候那样,说一切话,做一切事,都单纯的跟着心走了。小时候,我们想哭便哭,想笑便笑,喜怒哀乐,尽数写在脸上,藏也藏不住。渐渐长大,我们不得不接受很多原本不愿意接受的事物。是我们变得虚伪了吗?不,是这一路走来,我们肩负了许许多多的责任。大多数人,都不是一个人活着这这世上,也不是一个人孤零零的走在成长的道路上,儿女、父母、员工......我们在不同的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样,也承担着不同的义务和责任。作为儿女,我们要尽自己所能,让养育自己的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作为父母,我们会拼劲全力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世上最美好的一切;作为员工,我们要付出配得上薪酬的努力和激情,解决工作中的一个个难题。如果说,岁月是我们脚下通往成长的路,那么,爱与责任,绝对是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养料。

图片发自简书App

风的成长,是从微微拂面的清风转变为有力强劲的狂风;雨的成长是从那细丝般,甚至于让人有微微浪漫感觉的绵绵细雨,到连巨伞都抵挡不了的倾盆大雨。而人的成长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想,是不惧风雨的淡定和坚强,是爱与被爱的责任与信念,更是不惧艰险大步向前的坦然。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