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章的内容,不是在那整得仙气飘飘妖雾缭绕的,就是揪住人气颇高但是根本就是虚构杜撰的两位小姐姐不放,还在那“私设公堂”玩起了开庭审案,着实挺过分哈,貌似真有点“玩脱了”的赶脚!
看来是该收敛一下了,起码得回到人间并且唠唠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要不真就快成了严重走型的“架空”题材了,还好意思在那楞充历史写手吗?
两宋时代其实还有几位知名度颇高的小姐姐没有唠到,但是考虑到这几位的特殊“身份”,咱们暂且拖后,合并到明代的章节中统一组团炒作一下。要说理由嘛,勉强可以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来解释,因为她们从某些角度来看,同属于一个“特殊群体”。
暂且预告至此吧,本章咱们把时间线定位到元朝。
其实这个朝代在历史上是一个典型的矛盾综合体,和两晋、十六国、辽金等政权一样,属于很容易让各位纠结的特殊时期。
民族主义愤青有一种看法,
文学青年则是另一种视角,
提笼架鸟整天泡戏园子的肯定也有独到见解......
确实,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蹄,空前辽阔的疆域,声名远播的《马可波罗游记》,与唐宋齐名的文学戏剧水平......
怎么看怎么不搭,还就真的没羞没臊地结合在一起,可能这就是常说的东方大国的凝聚力和包容度吧!
话题有点大哈,先收一收。
从本书的主旨来看,貌似这个元朝没啥可“挖”的,经典元曲中的那些男女一号,流传度什么的倒是没说的,只是杜撰痕迹太过明显,总不能把窦娥请出来再来一顿“开庭”吧,有些就算有一些原型的影子,咱写历史的不能总围着那些戏说人物打转转呀,咋说历史也是一门正规严谨的学科不是!
除了这些古典派的,知名度较高的就是那位现代武侠版的蒙古小郡主赵敏了,按照《倚天屠龙记》中的说法,原名叫敏敏特穆尔,但是还是那句话,整部著作中真实的人物也就是朱元璋、陈友谅、常遇春那几位配角和龙套,就算经典同名影片中出演赵敏郡主的那位女星也叫“敏”(看过的都懂),还是老衲的偶像,那也不能假公济私呀!
这么看来,这个元朝时间段还要“难产”不成?
产量确实不高,但还不至于难产那么严重,而且如果讨论主流或者格局这些标准的话,本章的这位,不但脱离了宫廷互撕和民间的戏说魔改,而且做到了真正的超然脱俗,妥妥的高规格、正能量。
隆重请出——黄道婆。
从上文很容易就能看出,本章这位女一号定位蛮高的嘛,颇有一种要登大雅之堂的架势,起码和前几章那股“神叨”的氛围划清了界限,规格这么高,看来具体内容铺开之前,不整出几个响亮的名头,都有点不好服众呀。
——先棉神
——织女星
——黄婆婆
诶呦,本章开头你这妖僧刚做完“检讨”,对前几章整了那么多仙人板板的做法进行了深刻反思,这咋没等好了伤疤就又犯老毛病了呢,又开始冒“仙气儿”了。
必须说明一下,本章和前面几章最大的区别是——出处!
很多“仙儿”都出自于上古时代典籍记载和民间作品,当然还有小说家私自给“封”的,最典型的比如《封神演义》。
而本章女一号的这些名头和称号,则完全来自于
——口碑!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如果觉得这些名头也带着神叨的含义,有点不那么正规的话,官话版的也有啊,就是那种表彰大会或者追悼会上常听到的那种——
宋末元初著名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发明家,其成就被后世誉为“衣被天下”的黄道婆女士......
一般情况下,念完之后是要有热烈掌声或者要默哀三分钟的,只不过咱们这是历史随笔作品,那一套就免了吧!
再多说两句,上面这些口碑版的、官话版的,可不是老衲在这瞎扣帽子,那是有据可查滴。
1980年当时的邮政部发行“中国古代科学家纪念邮票”一套,其中就有黄道婆,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展现在邮票上的中国女科学家。
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纪念银币”,有一枚的背面就是黄道婆立像。
看官中如果有热爱收藏的,不妨浏览一下自己的小宝库,如果忽略了可以考虑一下补仓啥的,这方面老衲肯定是没有发言权了,只能看看网络上展示的图片聊以自慰。
虽然规格奇高正能量爆棚,该有的俗套还是躲不开的,咋说这部作品也是主打女性历史人物的随笔类型,某些环节是不能略过的。
一看黄道婆的生平出身,又是一部抨击万恶旧社会的催泪煽情版,南宋末年她刚十几岁的时候就成了童养媳,甚至连姓氏都无从考证,这个“黄”姓其实是她婆家的姓氏。
飙泪之余,有个小爆点还是要说一下的,她童年成长或者说当童养媳的地方,叫松江府乌泥泾,如果没什么概念的话,老衲再次引入史地不分家的手法,这个地方,往小了说现在属于上海市,如果往大了整的话,这地方是现在贼拉火爆的“长三角”的核心地带。
嗯!知道了,还一线城市呢,要是再有套房,还算是富婆呢!你这妖僧整这些是什么意思呀?
熟悉的看官都知道,老衲基本不做无用功,也不随便放空炮。这个地区在很长历史时期内,是中国棉纺轻工业的中心.......
品出点味道了吧!这还没完,本章老衲的胃口还真不止这点,后面还会有“大瓜”的。
幼年黄道婆由于无法忍受“婆家”的种种压榨和虐待,选择了离家出走这条路,不知道是怕被抓回去的原因,还是就想找个暖和地方,直接出走到了崖州,也就是现在的海南。整个旅程还挺新奇,先躲在一个道观里,师太看她挺可怜就收留下来,还混了个小名号“黄道姑”,老衲斗胆推测,估计后来这个“黄道婆”的名头,大概率来源于幼年时期的黄道姑称号,要不可能就干脆叫“黄婆”了。还有一些说法是她入了明教,这个道观就是明教布道的据点,貌似这些和本文关系不大,一笔带过吧。
正好道观里有一位女施主要回老家海南,当然还有的说法是明教教徒要在海南传教,这不重要,大家只清楚一点就行了,这位施主把年轻的黄道婆也带去了,还安置在当地黎族聚居部落之中。
为了不让人家抓回去,这一撩撩的挺远哈。
可能有这个原因在内,但是老衲详细写这一段的目的,可不只是胜利大逃亡那么简单,是要搞点事情的。
大家估计对“丝绸之路”已经再熟悉不过了,这个名头很容易造成一个认识上的假象,会认为咱们东方大国,自古以来就纺织业发达,还声名远播呢!
可事实是,丝绸业肯定没啥说的,西亚和欧洲还当做奢侈品,就差点柱香供起来了,可有一个问题大家要仔细琢磨一下,这个丝绸,在欧洲算奢侈品,在中国是不是已经高度普及满大街都是了呢?
答案很现实,在古代中国,这玩意也是标准的奢侈品,基本和老百姓没啥关系!
那普通百姓平常都穿什么“料子”呢?
上古时期的树叶和兽皮就不说了,在唐代以前,中国普通百姓常用的织物是——麻!
看来有些事情还真怕较真儿,这要是脑补一下,汉唐盛世熙熙攘攘满大街的人群,绝大多数都套个“麻袋”在那晃悠.......
这画面.......
脑补之余,有个小常识是有必要普及一下的,唐朝以前如果说平民入仕,还真不能用“布衣宰相”这个词,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麻衣宰相”,听着有点像算卦的哈!
现代社会喜好臭美或者喜欢炫富的那些小富婆官二代啥的,动不动就展示一下新买的“貂儿”或者知名品牌的亚麻面料大衣啥的.....
我等屌丝羡慕嫉妒恨之余,不妨换个角度思考,这算不算是一种倒退或者说“反祖”呢,用老百姓的话说:“越活越回陷”,小心哪天变回猴子.....
当然了,这里面有吃不到葡萄就说酸的嫌疑,毕竟那些貂皮或亚麻面料的大品牌,如果非得让老衲消费,会肉痛好一阵子的,各位在陪某人(都懂的)逛街的时候,最好也适当远离那些容易全身酸痛的场所,但是这只是建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哈(懂的都懂),某些“锅”老衲可不背!
言归正传,直到唐朝后期,现在意义上的棉花才开始传入中国,最开始种植并织成布料的地区集中在雷州、化州、崖州一带,也就是现在的广东,海南地区,如果评价唐宋时期中国棉纺业的中心,无疑是海南黎族聚居区,也就是黄道婆跑到海南以后常住的那个地方。
天时、地利都到位,剩下的就看人是否给力了。这个条件,如果换做一个富二代或者娇滴滴的大小姐,大概率海南岛转一圈,再给自己置办几件精美的黎族套裙,马上就跑回去和姐妹或者闺蜜去臭显摆去了!
万幸的是,来到这里的是那位自幼就历尽沧桑,并历练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优秀品质的黄道婆......
所谓历史,所谓机遇,甚至包括让无数人憧憬的所谓甜蜜爱情......
往简单了说,就一句话:
——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
在宋末元初的乱世,在相对安定的海南岛,在棉纺业发达的黎族部落.......
历史遇到了黄道婆!!!
如果黄道婆在那个安宁祥和的海岛上终其一生,那本文到此就应该结束了,更准确的说法,就不会有老衲这篇文章了,因为历史上不会有关于这个命运多舛的小女子的任何记载。
好在历史没有如果!
元朝元贞年间,也就是约1295年,她从海南返回故乡松江府乌泥泾,现在话说就是回上海了,有点类似于当年的知青回城。这时棉花种植已经在长江流域大大普及,但纺织技术仍然很落后。黄道婆回来后,就致力于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工具,她根据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纺织经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织造技术传授给故乡人民。同时还大搞“科研创新”,着手改造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具,如去籽搅车、弹棉椎弓等等。在纺纱工艺上黄道婆更发明创造了新式纺车,她和木工师博一起,经过反复试验,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因此这种新式纺车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在松江一带很快地推广开来。
除了在改革棉纺工具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以外,她还把从黎族人民那里学来的织造工艺,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成一套比较先进的“错纱、配色、综线、絜花”等织造技术、热心向人们传授。因此,当时乌泥泾出产的被、褥、带、帨等棉织物,上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各种美丽的图案,鲜艳如画。一时"乌泥泾被"的大名不胫而走,附近上海、太仓等地竞相仿效,这些纺织品远销各地并颇受欢迎。
没过多长时间,松江和上海、太仓一带就成为全国的棉织业中心,最可贵的是,历经几百年久而不衰。16世纪初,当地农民织出的布,一天就有上万匹,18、19世纪,淞江布更远销欧美,获得了很高声誉。当时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松江布匹“衣被天下”。
这还没完,近代历经百年战乱后建立新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棉纺织业不但大力支持国家建设,还进行了产业输出,现在整个中西部地区的棉纺工业,都是当年长三角纺织产业迁移的成果。
这么看,这个黄道婆返回家乡开创的局面,不但历史影响力延续数百年,更可贵的是,至今还在国家工业体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虽然科学和技术水平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根本无法否定以黄道婆为代表的初始开拓者的丰功伟绩。
如果把“历史影响力”这玩意儿划分段位的话,那些什么宫闱内斗、民间口碑、传闻轶事之类的,肯定排不上座次,只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这四驾马车才有资格参加评选。
有点尴尬的是,和那些大家熟知的秦皇汉武之类的相比,在这方面女性人物明显弱势,能堪称对后世产生影响力的寥寥无几,仅有的那么几位本书基本也都浓墨重笔了,
比如:吕雉,
比如:刘娥,
就连那位号称“独苗”的女皇武媚娘,要论影响力,好像也不太够分量,她根本没整出什么重量级的玩意儿。人家吕雉开创中央集权的先河,刘娥首次发行纸币号召力至今不减,这位女皇除了给贞观和开元两个盛世起了个过渡作用,好像没啥创造性的业绩。
这种局面到了本章有了根本性的突破,本章女一号不但历史影响力深远,还摆脱了“傍大款”的俗套,吕雉和刘娥多多少少都借用了皇权的力量,而本章这位黄道婆,妥妥的民间奋斗白手起家,靠着埋头实干开创了一个时代。如果引用当下流行的经济学名词,这是标准的
——“产业报国,实体经济”。
估计有的看官会产生一丝异样的赶脚,你这妖僧这回格局整的挺高呀,不但主流气息颇足,看着还正能量满满的样子,和你之前没事就一顿穿透,还时常“癫痫发飙”的一贯风格有点不搭呀。
这都被你们看出来了,好吧,既然都露馅了,也就不端着了,把格调再“放大”一些吧!
各位都知道闻名世界的英国工业革命吧,在学术界还有把这次革命定义为划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分水岭,某些忧国忧民的高知和愤青们,还捶胸顿足地一顿感慨,东方大国就在那个时候,才开始真正落后的。
咱不整学院派、愤青派那些老梗,既然各位都发现本章都写到这儿了,老衲还一直在端着,在那楞充高大上呢,挺不习惯的,那就别再做作了,主动现回原形,咱们剑走偏锋一下。
大家知道英国工业革命是从哪个领域开始的吗?
不是钢铁,不是煤炭,当然更不可能是坚船利炮、坦克飞机啥的。
而是——棉纺织业!!!
眼熟不?
本章咱们唠了这么长时间,都唠些啥,各位应该不会这么快就忘了吧!
那么牛掰哄哄的大英帝国,还什么“日不落”,整了半天也是靠纺织,靠轻工业艰难起家的,就连那位大名鼎鼎的瓦特,发明改造的那个东东,其实一开始也是用在织布机上的。
从轻工业,从纺织业起家,通过资本积累以后再慢慢转型,这本来就是是符合规律的,你这妖僧磨叽半天想说明什么呢?
不整那些没用的,咱只看“时间点”。
英国开始折腾是在18世纪中叶,也就是1750年左右开始。
再看看咱们“衣被天下”的松江、上海地区是啥时候起步的?
黄道婆返回故乡上海开始创业是在元朝时期的1295年左右,也就是11世纪,如果考虑形成规模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创业阶段,最晚也就是13世纪,中国长三角地区的棉纺织工业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了,等到大不列颠开始发“颠”的18世纪,松江地区的棉纺织品已经大量出口创汇了。
还记得前面章节的那个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吗?领先六百余年!
本章这个棉纺织工业,掰着手指头一算,貌似也领先了六百年左右吧!各位看官可以验算一下.......
在历史权威学术界,这个“资本主义萌芽”一直都是很多大咖研究的主流课题,咱没那个水平,但不妨碍引用某些学术观点呀。
其实在整个世界史资本主义形态变革过程中,中国不止有一次机会能超前于西方,或者最次也是和西方同步......
可事实是,我们落后了,我们错过了一次次机会,发展历程不止一次被无情滴打断!!!
究其具体原因,说法多了去了,
什么封建禁锢,什么儒家思想,什么辫子捣乱......
一是老衲真没那个理论水平,二是考虑到可能涉及敏感......
做人要厚道,此处略去若干字吧!!!
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是喜,是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成功,失败,浪里看不出有未有......
(摘自叶丽仪单曲——上海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