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听完老师的直播课,还没来得及整理和思考。今晚继续回忆课程内容,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思考方式,又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首先得明白,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多读书,读好书,必须要有足够海量的阅读输入,然后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提升自己写作的能力。
阅读是多维度的思考,从不同的书籍寻求切入点,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来思考,总结并整理。
第一是系统性思考:存在地域不同环境不同的差异性。
其次是问题解决性思考:带着问题来从阅读中寻找答案。
最后是批判性思考:书本的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并不一定完全正确,每个人思考的角度不同,观点也就不同,需要有自己的思考。
最终由决策性思考突破到创造性思考。
写作思维方式分为故事思维和结构化思维并且要具备用户思维。
故事思维包括:
1.介绍我是谁,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
2.为什么在这里,
3.亲身经历的故事,
4.授人予渔的故事,
5.愿景(你的故事里需要充满希望),
6.必须要清楚地明白作者在想什么,需求什么。抓住别人的心理,让读者有需求性或者受益匪浅。
真正的讲故事不一定每天都只讲我自己,千万别只是陈述我自己,把第一人称换成第三人称编成有血有肉有性格有观点有愿景的故事,用自己的文字跟读者去交流。即用户思维。
讲故事的方法有哪些呢?
想讲好一个故事,应该找什么素材呢?
其实,最好的素材的是来源于生活的。
首先是找有代表性的模板,寻找代表一同种类人型的人。比如优秀的人,苦难中的人……
然后是要学会找弱点,每一类人群都存在自己人性的弱点,读者想听的弱点。
接下来就是找经验教训 ,从眼睛看到的和耳朵听到的故事中寻找自己的观点,以及寻找找未来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提升自己的分辨能力和思考问题的不一样能力。
除了百度搜索以外,从不同的书籍和传记对比中寻找有效的可用资源,然后思考中寻求新的观念。
从故事的回忆中可以寻找到很多写作的素材。
结构化思维是快速写作的方法。尽量列出所有的思维点,从中找出相关连的内容,按照不同层次分类整理。最后从不同层次归类中提炼观点。
通过学习这些阅读和写作的思维方式,希望可以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