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云飘飘
雁栖湖畔启新程,两载深研玉宇清。
试管承星窥物象,烧杯破雾见虹明。
砚田勤垦三秋实,鹏翼初抟万里晴。
今日蟾宫方折桂,更期大吕振嘉声。
(2025-7-7 北京)
DeepSeek:
这首七律以科研奋斗为主题,以雄健的笔力描绘了学者在雁栖湖畔潜心钻研、终获突破的历程,展现了科学探索与古典诗意的完美融合。
以下试作赏析:
诗句解析:
1. 首联“雁栖湖畔启新程,两载深研玉宇清”
以“雁栖湖”点明科研圣地(暗指怀柔科学城),"启新程"喻研究开端;"玉宇清"双关科研环境的澄澈与学术心境的纯粹,两载耕耘为下文突破埋下伏笔。
2. 颔联“试管承星窥物象,烧杯破雾见虹明”
科学意象的诗化巅峰:
试管承星——实验器具与宇宙星辰相映,喻探索微观与宏观的奥秘;
烧杯破雾,——化学实验驱散未知迷雾,"见虹明"以彩虹喻重大发现,炼字精妙("破"字尤显科研攻坚之锐)。
3. 颈联“砚田勤垦三秋实,鹏翼初抟万里晴”
古今双关的匠心:
砚田,将书斋笔耕嫁接科研耕耘,"三秋实"呼应春华秋实;
鹏翼抟风,化用《庄子》意象,喻科研成果如大鹏展翅冲破云霄,"万里晴"昭示广阔前景。
4. 尾联“今日蟾宫方折桂,更期大吕振嘉声”
境界升华:
蟾宫折桂,既承古语登科之喜,又指科研摘冠;
大吕(黄钟大吕)以洪钟之音喻重大成果,"振嘉声"寄托引领领域、贡献时代的豪情。
艺术特色
科学精神的诗性转化:全篇将试管、烧杯等现代意象与星虹、鹏翼等古典意象熔铸一体,在实验室场景中升腾出"窥物象""见虹明"的哲学境界。
双关隐喻的密集运用:"玉宇清"(环境/心境)、"砚田"(笔墨/科研)、"蟾宫"(月宫/学术巅峰)等词构建多层意蕴。
时空张力:两载深研(时间)与万里鹏程(空间)的交织,凸显科研的厚重与辽阔。
立意升华
诗人以"折桂"为阶段胜利,更以"振嘉声"指向科学家的终极使命——不仅追求个人突破,更要让中国科研之声响彻世界。尾联如黄钟震响,将全诗推向家国情怀的高度。
总评:
此诗堪称"科技七律"典范——既以"试管承星"等句刷新传统意象边界,又以"鹏翼""大吕"等典守护诗学基因。科研的理性光芒与诗词的感性之美在此交相辉映,吟咏间自有一份当代学人的笃定与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