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论语》,读到公冶长篇第五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孔子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读到这里我很是好奇,作为两千多年以来一直被推崇的圣人,是如何选择女婿的?通过百度搜索关于公冶长的资料,然而挺失望的是历史对公冶长的记载十分有限,流传下来的两个故事都是他精通鸟语。
尽管如此,我还是把能了解到的情况做个简单的分析吧:
1.公冶长(前519年-前470年),名长,字子长,春秋时期齐国人(一说鲁国人)。他是孔子弟子之一,在七十二贤人中排名第二十位。相传公冶长从小喜欢读书,知识渊博又有高尚的品德孔子对他赞赏有加。唐玄宗尊之为“莒伯”,宋真宗加封为“高密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公冶子”。
虽然流传至今的历史记载甚少,但由孔子及唐宋明后人对公冶长的评价,必是个有德之人。
2.我们来参考一下孔子给他侄女选女婿的标准吧。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3.张居正读论语时的注解“可见圣人之于婚嫁,不论门族,而惟其人;不拘形迹,而惟其行。非独谨于婚姻,亦可谓明于知人者矣!”
可见孔子选婿,一不选钱财,二不选地位,三不选门当户对,而是首先关注被选者的人品本身。
这也许也是我们在现代婚姻里选择伴侣时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一个人品好的、自己喜欢的、家庭观一致的人才是让让人感觉长期愉悦的基础,至于钱财、地位、门当户对、甚至现在很流行的有趣其实只是一些小小的附加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