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本书最后两节,整体评价本书还是非常棒的一本书,教会我很多关键对话时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注意观察
注意观察
在此基础上,你意识到对话缺乏共同目的——你们都在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而不是在讨论房产问题。
在问题的讨论中,尤其在关键时刻的关键对话中,我们需要注意观察,观察对方的行为以及效果,并且做出相应的决策和策略。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一种高级形式。观,指看、听等感知行为,察即分析思考,即观察不止是视觉过程,是以视觉为主,融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而且观察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称之为知觉的高级形式。
是指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查或调查;清朝官员的名称。采访时“观察”意思是:指记者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一种查看体验活动,简单讲就是用眼睛采访。另有杂志《观察》,是民国最为成功的大型知识分子杂志之一,它的成功主要在于它的经营和它所持的
关注对话的内容和气氛,越早意识到你和对方退出了对话机制,就越容易把谈话拉回到正轨,付出的代价也越小。 关注:对话陷入危机时刻,对方失去安全感的信号(沉默或暴力倾向)及应对压力的方式。 只有在安全的对话气氛中,你才可以畅所欲言,因为你相信对方的动机和能力。 对沉默和暴力表现理解为对方失去安全感的信号,拒绝内心深处涌出的与生俱来的"对抗或逃避"式错误心理,把对方的表现当成一种刺激因素。 沉默:掩饰(对问题轻描淡写或选择性地表达,冷嘲热讽、甜言蜜语、字斟句酌)、逃避(避重就轻,不涉及重要问题)和退缩(退出或离开) 语言暴力:控制(打断对方讲话,强调自己观点、使用绝对字眼)、贴标签(视为某种特征的人或物)和攻击(贬低和威胁,为对方制造痛苦)
小结:如果氛围和效果是结果的话,注意观察则是非常有效的手段,难点在于如何观察的有用的信息。
关键词:关键时刻
我们想讨论的是关键时刻,即那些人类行为会对组织机构、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时刻。但奇怪的是,研究过程一再把我们引向那些人们会情绪激动地面对高风险对话的时刻。因此,我们才把这些时刻称为关键对话。毫无疑问,如何处理这些时刻决定着你的领导表现和个人生活。
有如作者所说,我认为本书的一个讨论域是关键时刻的关键对话,而不是生活中的每一处对话,如果说平常生活中也用关键对话中的技巧可能未免太小心翼翼。所以,在关键时刻去用应该更加有效。
我们想讨论的是关键时刻,即那些人类行为会对组织机构、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时刻。但奇怪的是,研究过程一再把我们引向那些人们会情绪激动地面对高风险对话的时刻。因此,我们才把这些时刻称为关键对话。毫无疑问,如何处理这些时刻决定着你的领导表现和个人生活。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障碍就是沉默,马丁·路德·金说:“当我们面对重要问题保持沉默时,我们的生活便开始上演悲剧了。”所以,假如你对配偶不满意的话,千万不要以冷战的方式吸引他(她)的注意。当你对同事不满意的时候,也不要以什么都不做来代替争吵,这样虽然避免了短暂的冲突,但是却埋下了隐患。
小结:好钢用在刀刃上,好的对话方法技巧用在关键时刻上
最后感悟:
感受比较深的是以下几点:
1.从心开始。
谈话过话过程中要知道自己是否把主题带偏了,经常会谈了半天,会谈结束了,才发现主要的都没谈,更有意思的是,有时候谈话的两个人争吵的都不是一开始的主题。
2.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谈话过程中,要注意谈话气氛语气,当感觉到有火药味时,要警醒自己,缓下来,寻求对方的动机,再找机会重新引导主题上来。
3.对方动机:询问感受、确认感受、重新描述、主动引导。这个在跟小孩子沟通中一直没做好,通过体会感受去共鸣,赞同后通过补充比较引导其思考,选择符合预期的方法。
对于什么是关键对话?书中总结说,具备“对话双方观点有较大差距”、“对话存在很高风险”和“对话双方的情绪非常激烈”三个显著特点的对话,可以被视为关键对话。事实上,我们生活在群体中,时时刻刻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进行沟通,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关键对话无处不在,比如向上司提出升职加薪的要求,比如劝说家人改掉不良习惯……在经历这些对话的时候,我们有时会因为害怕冲突而回避正面交谈,有时会被强势者主导而无法说出内心的想法,有时会面对沉默消极应对的对方而不知所措,但大部分人并不太能意识到这些不尽如人意的对话是因为缺乏沟通的技巧,对于对话的失败也常不以为然。《关键对话》认为,“一次失败的关键对话,其影响力不但是灾难性的,而且是深远持久的”,如果我们有很好的谈话技巧,便能让一次次的关键对话健康正常,至少不会因为某个关键对话的处理不当而让自己陷于被动的窘境甚至是加剧关系的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