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生的意义并非一定要从某种角度上实现所谓的“价值”,或是说某人有用或没用,以为有用与无用是相对的,往往只是我们无法看出一般事物真正的价值所在,或是偏执于自己的观点进行判断,结果导致郁郁一生。每个人的“天职"皆不相同,命运也不尽相同,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何况是更为复杂的人。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提出人是“在世界中存在”,哲学家是在表明自己对天职、对命运的态度:人是不可能避免命运的,他无缘无故地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且是来到一个已经确定的世界上。因而在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前,确定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传统观念及风俗习惯,他所处的知识水平、精神和思想状况、物质条件,他所从属的民族心理结构、语言等等决定因素就已经存在,所以他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注定了他的命运。但是,面对这无从逃避的命运,人并不是坐以待毙的,他会无所旁涉地面对“原本赤裸裸的本真的自我”,从而认清那原遮蔽在各种偶然地挤上前来的各种可能性中最为本我的可能性,这种“最为本我的可能性"就是天职。
无论是中国哲学对“天道”的追求,还是古希腊哲学对于"星空"的不懈探索,抑或是宗教意义上的天命服从,都是人类对于自然规则的效仿与追求;我们试图通过实现对同时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物种的探索,来寻找自己生存方式合法性的依据,然后抹平人类作为孤独物种的伤痕。但人终究是人,他无从选择自己的“命运”,他所做的就是找到本我、真我,然后顺应“天职”,这就是他所选择的“正义”。荀子讲“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天地各有各的职责,人则因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效法天地自然之道。如果掌控公器,则尽心为公;如果是社会普通的一分子,则安之若素,追求幸福,也就真正地做到了“天人合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