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作者认为创造与格律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就是创造与模仿。
作者认为艺术上的模仿最重要的是技巧。技巧可以分为两项,一项是传达的方法,一项是媒介的知识。
先说传达的方法。凡是创造之中都有欣赏,创造却不仅是欣赏。创造和欣赏都要见到一种意境。欣赏见到意境就止步,创造却要再进一步,把这种意境外射到具体的作品上去。见到一种意境是一件事,把这种意境传达出来,让旁人领略又是一件事。
各种艺术都各有他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要想学一门艺术,就要先学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
学一门艺术的特殊的筋肉技巧,要用什么方法呢?起初都要模仿。“模仿”和“学习”本来不是两件事。
曾国藩在家训里说过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注意: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须熟读古人佳篇,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沸沸然若与我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奔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
什么叫做“媒介”?它就是艺术传达所用的工具。比如颜色、线形是图画的媒介,金石是雕刻的媒介,文字语言是文学的媒介。
凡是艺术家都是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固不能有创作;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即创作亦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匠人虽比诗人身份低,但亦绝不可少。青年作家往往忽略这一点。
思考:
通过本篇阅读,我了解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创造不仅要有欣赏,还要会模仿。模仿的技巧,一是传达,二是媒介。模仿要有匠人般的精神是不可缺少的,当然还要有的妙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