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统一北方后,拥兵百万,在群雄中实力最为雄厚,本来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然而并没有。先是败赤壁,再是丢汉中,让曹操想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的理想彻底化为泡影。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曹操没有完成平天下的宏愿呢?
1、汉室掣肘。
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占尽人和,轻而易举地击败了袁术、吕布、刘备等人,在官渡又重创袁绍,较早地统一了中国北方,这为他日后争夺天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但是,汉室对于曹操来说,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正是由于曹操高举汉室正统这面大旗,所以具有了道义上的合法性,行动上的主动权。
为了吞并袁术,曹操就以朝廷名义下诏刘备,命其进攻袁术,刘备不得不从,互相攻伐两败俱伤。曹操坐收渔利。
在取荆州时,当地士族蒯良、蒯越兄弟以“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以人臣而拒人主,逆也”劝说刘琮归降。
另外,曹操还以天子名义征召马腾入朝而一举除之,西凉军阀顿时乱了套。
但另一方面,汉室对曹操的掣肘也是非常大的。
首先是内部叛乱不断、内耗严重。
对于曹操的大权独揽,汉献帝第一个表示不服,秘密写下衣带诏,与国舅董承等密谋诛杀曹操,事情不幸败露,董承等被杀。
还有耿纪叛乱、魏讽谋反,都与向汉不向曹的汉室旧臣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每次曹操出征时,都要留下相当兵力留守,实在是怕老窝被端。
其次是曹操内部很多人都分不清到底是效忠曹操还是汉室。
荀彧、崔琰等人就是典型代表。一直以来,荀彧都是与曹操的忠实盟友,但当曹操称魏王时,他却跳出来表示强烈反对。崔琰在写给杨训的书信中也表示了对此事的不满。
因为他们效忠的仍是汉室,而非曹氏,所以曹操先后将他们弄死了。
连荀彧、崔琰这样与曹操有多年交情,同时又是曹操最得力的助手都尚且如此,其他文武可想而知。也许,曹操本人也不能完全分清哪些是曹臣、哪些是汉臣吧!
所以为了摆脱汉室的制约,曹操最后不得不把国都迁到邺城。
2、战略上的失误。
建安十二年,曹操南征,荆州刘表惊惧而死。不久,刘表之子刘琮携荆州部众归顺曹操。此时,曹操占领了荆州大部。
曹操不禁飘飘然。对酒当歌,横槊赋诗。但剧情直转急下,不久曹操就赤壁惨败,损兵折将且丢掉了大半个荆州。
原因就在于他战略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夺取荆州后,曹操应该转而进攻西川刘璋和汉中张鲁,而不是去和孙权、刘备死磕。其原因有三:
一是刘璋、张鲁势力比较弱小,容易攻取。并且这两家是世仇,刘璋又早有降服之意,不用付出多少代价就能攻取。
反观孙权、刘备,都是当世英雄,并不容易各个击破。
二是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急之则相援,缓之则相图。”这是郭嘉在曹操平定河北时给出的建议。
孙权、刘备亦如是。假如曹操转而进攻西川,再令一上将守住荆州北部,用不了多久,没有地盘的刘备必定会和孙权争夺荆州南部而火拼。曹操完全可以以逸待劳。
三是汉中、西川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只有先夺取这两个地方,才可以水陆并进,孙吴就完全暴露在攻击范围之内,轻而易举就能攻取。
而以赤壁之战的形势,曹操要灭孙权就必须走水路,这对于不擅长水上作战的北方军队难度可想而知。
后来,司马昭果断调整战略,“先灭蜀,后灭吴”,建立在曹魏基础上的西晋才最终统一。
再后来,北宋先灭后蜀,再灭南唐;元先取四川,顺流而下取了南宋。
3、晚年懈怠
后期的曹操志得意满,盛气凌人。当刘璋受到张鲁威胁,打算投靠他时,曹操犯了“外貌协会”的毛病,对使者张松百般调戏、讥讽甚至是恐吓。张松一气之下投奔刘备,并将西川双手奉上。
曹操打败张鲁,获得汉中后,刘晔、司马㦤都劝曹操趁刘备立足未稳一举拿下蜀地,这是相当好的谋略。但曹操此时已经十分疲惫,答曰:
“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望蜀。”最终没有听从,坐失良机。当刘备在蜀地站稳脚跟发动汉中之战时,曹操悔之晚矣。
在救援汉中时,曹操也表现得比较迟钝。刘备当时可是全力进攻汉中,而曹操只是派出夏侯渊去救援,自己率大军一直停滞观望。最终夏侯渊被杀,汉中失守。
从此,曹操便再没有一统天下的可能。
总而言之,汉室对于曹操来说,就像是硬币的一体两面,在通过挟天子获得利益的同时,负作用几乎不可避免。战略上的失策、晚期的懈怠都是曹操本人或者曹操集团的原因,但是机会不会宽容失策者、懈怠者,曹操一统天下的最终理想未能完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