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概述】
刻意练习有三个原则:
1)它是为了提高绩效而被设计出来的
2)能够让我们更好的行为可以多次重复。要求人们专注和集中,不断寻求在动作和绩效上令人不满意的某些元素,然后尽最大努力改善它们。
3)可持续得到对结果的反馈
所有的成就者持续刻意练习的动力来自于内在,但在早期时受到外部因素的很大影响。当他们在进行旁人看起来很枯燥的刻意练习时,练习者本身却感觉很快乐。这种兴奋状态来自这种挑战和个人能力正好相匹配。
2.【我的想法】
1)刻意练习是为了提高绩效而被设计的。
进入一个新领域时,找到一个好老师,给你设计学习路线。因为他们已在这个领域内积累了足够多的专业知识可以传递给你,同时他们能看到你看不到的部分。
刻意练习需要有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绩效的衡量标准,更没有所谓的“提高绩效”说法。这个目标即包括了你通过刻意练习需要达到的成果,也包括刻意练习的量,以及每一段时间内的刻意练习所需要达到的阶段成果。
2)刻意练习要求人们“专注而集中”不断“重复动作”
在早晨独自一人进行语音写作的状态和在路上边走边说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由于在安静的环境中,专注度和集中度会好很多。每天给自已安排一段“专注而集中”的时间进行训练的话,就给刻意练习创造了一个比较好的条件。
一直以来我很信奉享乐主义,希望做什么事情都乐在其中。但当你所做的事情一直让你感觉很轻松或是靠本能就可以完成,就会开始无趣,因此有必要在重复动作中不断的去挑战自已。
刻意练习中的“重复动作”我认为是可以拆解为最小意义上的重复动作。如文中所说的动作和绩效上令人不满意的某些元素。
以语音写作为例,可挑战的项目有:每分钟字数、累计创作字数、整段文章的识别准确率、可转化为文章的想法、直接转化为文章的数量、转化文章的修改时间等等。
3)可持续得到对结果的反馈
如何持续得到结果的反馈?一方面需要得到老师的指导,一方面可以将成果发布出去这样自然就可以得到反馈。发布的东西没有得到反馈本身,也是一种负向的反馈。
今天看一位作者快速成长的方法就是是看自已的那类文章阅读量和点赞量高,由这个反馈得出自已擅长于写那方面的文章,也是一种方法。
3.【信息来源】
杰夫·科尔文--《哪来的天才?-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