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的是理工,从事的也是理工科工作。在人文方面学习的一直较少。从3年前开始学习了一些有关沟通方面的书籍《怎么听孩子才会说,怎么说孩子才会听》《非暴力沟通》,才懂得如何和别人沟通。尤其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以前在和别人沟通尤其是和孩子交流的时候经常会被孩子的胡搅蛮缠搞偏,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和方向。更无法做到对孩子正确的引导。
我们生活中的每项能力都学要学习和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更好的应用。能力是可以习得的。今天看到一篇关于沟通的方法很好,记录下来。希望可以学以致用。
常见误解 想法举例
我不需要提出请求,孩子应该明白我想要什么(并去做)。 这还用我说么?学生好好学习不是应尽的本分么?
我不需要告诉他,他应该知道,这么做我很伤心。 他明知道这样无理地对我说话,我很伤心。
我不需要为了让他好起来而努力 心情不好换得靠自己调整,光靠我们大人怎么能行?
他应该主动达到我的基本要求,甚至做更多。 放学了就应该立刻些作业,写完作业就该立刻复习,预习或者早点睡觉
如果他不能礼貌,尊重地对待我,我也不必好好对待他。 他这么冲我喊叫,我非要教训他不可。
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 只要能让他不玩手机,打骂、断网、没收手机、送到戒网瘾学校都可以
我无法忍受。当我提出要求时,孩子对我生气 我一让他去学习或者干什么事,他就不耐发、摔门而出,我忍受不了
我愿意牺牲自己,满足孩子的一切。 为了孩子,我做什么都愿意,花多少钱、多少时间都行。
如果无法搞定一切,我会觉得自己无能 孩子变成现在这样,都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在辩证行为治疗的理念中,以上这些想法均被视为阻碍人际关系和阻碍目标实现的误解。如果我们有这些想法,那么在平常和孩子的沟通中,要留心观察这些想法以及因此出现的情绪、冲动。不去评价这些想法、情绪及冲动的好坏,不去压制、自责,仅仅是意识到这些误解的存在、停下来,也许就会和原先不一样。
当我们处于上面那些误解的漩涡中时,总会自我加压、深夜emo,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束手无措,但事实果真如此吗?NO,我们忽略了自己能改变的部分。
现在,让我们来到新技能练习环节,做点自己能做的努力。一定一定要练习,初始阶段我们可以选择在容易入手的情境中去练习。
下面以“妈妈与孩子约定早睡”为例。
要领 举例
描述当下的情境
告诉孩子是什么引发了你的反应 你昨天说晚上会10:30睡觉,调整生物钟,但昨晚我起夜时发现凌晨2点你在看手机 要忠于事实
清楚表达
清楚表达想法和感受。不要假设孩子知道你的感受。 你这样睡眠不规律,我很担心。
明确态度
清晰表达自己想要的和想拒绝的事。 2点没睡着,我希望你可以告诉我,你发生了什么?
强化
告诉孩子,如果他依照你想要的或需要的去做,会产生的正面效果。 如果你告诉妈妈你发生了什么,我会少一些担心,会更了解 你,也许可以给你更多支持。
保持正念
把注意力放在目标上,不要分心、跑题。 我还是很想要了解你发生了什么?
表现自信
表现出自信的语调、举止言行。 不要说我不确定一类的话
协商
用替代方案解决问题,可以降低要求,着眼于可行性 如果你觉得10:30睡觉太早,我们可以协商一个你觉得可行的 时间。如果有困难,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也可以将问题抛给 孩子“你觉得应该怎么办,我就是担心你”
面对处于敏感时期的孩子,当我们以一种真诚、温和、自信、好奇、开放的态度对待他们时,情况就已经开始悄悄地发生转变。
#保持温和
● 不攻击:不要有口头的、肢体的攻击,温和的用言语表达情绪。
● 不威胁:在没有办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不要有“操纵性”的言语表达,不要说“如果你不......我就……”;容忍孩子的拒绝;温和、优雅的结束对话。
● 不评价:不要上升到道德层面,避免“如果你是好孩子,你应该......”。不要暗中指责,避免“你应该”“你不应该”。
● 不鄙视:不要假笑、翻白眼、咬牙切齿、转头走掉,不要否认孩子的感受;不要说“这有什么好难过的。”
#表现出兴趣
表现出对孩子的兴趣、好奇,认真倾听。
面对面交流时,保持眼神接触、肢体语言,不要打断孩子或抢话。如果感到孩子想暂停,那就耐心等待。
#认可孩子
用言语和行动表达你理解孩子在这个情景下的感受和想法。全然真诚地认可合理的部分。
从孩子角度看问题,然后再将之说出来。如“我知道,你心情不好,遇到很多困难的事情,早睡对你来讲很难”。
#保持轻松
保持幽默,可以适当逗逗我们的孩子;保持浅笑、让双方轻松。身段柔软一点,方法灵活一点。不要太坚持己见。
如你所愿技能和维持关系技能,几乎可以用于我们和孩子谈话的任何时刻、任何事情。其中的每个步骤也都可以拿来单独使用,有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组合。
使用技能时,很多细节都是我们无意识的行为,从有意识尝试使用技能到自动化需要一定时间地刻意练习,期间必定状况百出。跟孩子运用技能要点去高效沟通,对父母也是需要学习以及反复实践的过程,看到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有失控,接纳自己,对父母也很重要。但是“没有关系,下回再尝试就可以”。
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家庭前行的旅途,遭遇的困难时刻,对于每一个家庭成员而言都是挑战。作为父母,我们最重要的是:关照好自己、“稳定军心”、“升级装备”,换个方式和孩子聊聊天,如此才可能带着我们的孩子一起度过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