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起了个早,打算去楼下吃碗丝姜丝牛肉面,招呼老丈人不用准备我的早饭了。上午9点来钟,街面的人不多,自从禁止了烟花爆竹,空气确实好了不少,但是过年的气氛也减了几分。
路两旁的店铺大多关着,门口贴着店家休息的告示。忙碌了一年,休息几天也是应该的。面店倒还是开着,没有什么生意,面钱在春节期间涨了一元。我要了一碗二两的牛肉面,面是四川的小面,牙签粗细,入口顺滑。
面放到大锅里,翻滚几下就出锅了。配上葱花、香菜、韭黄,辣椒、油汤底和旁的佐料,放一勺熬烂的红烧牛肉,确实好吃。不知四川人是怎么设计的,一两面太少,二两吃不饱,三两又多了点,大概适配的四川人的胃吧。
我长在南方,面对南方人大约算是点心吧,一月到头难得吃上几碗。有时母亲懒点做早饭,便抽出一卷干面下到锅里。没有配菜,没有佐料,一点面汤水,一勺糖就算完成了。
不过偶尔还是有一些变化的,加蛋或者不加蛋的区别。滋味当然好不到哪里去,可能对我母亲来说管饱是主要的,味道是次要的。
街头的面馆又会好一点,一般下的是挂面,面条比筷子稍细一点,嚼着有点硬,容易起坨。初中的时候住校,吃腻了食堂,会和几个同学,走到外边面馆下一碗,算是改善伙食。通常是青菜肉丝面,很简单的做法,热面,一勺酱油,一小坨猪油,一把菜叶,一小勺肉丝,葱花是必不可少的。
等到猪油化了,变成一大颗、一大颗油珠,浮在面汤上。猪油味混着面的热气,葱花的香味,钻进鼻子,让人胃口大开。桌上往往放着一壶醋,一瓶辣酱,辣酱是腌的,咸辣咸辣的。这两样东西放进去都会抢了面的味道。
不过若是遇着感冒时,放个几勺下去,辣出一身汗倒也是不错的。现在回头来看当然是简单的不得了,但对于当时的我而言,却是美味无疑。
后来跑过不少地方,西安biang biang面、裤带面,还有饸烙面不是很对我的味口,白鹿原里那一大海碗的油泼面倒是引人食指大动,可惜没有吃上。
上了兰州才知道,没有兰州拉面,只有兰州牛肉拉面。那一勺油辣子是精华,对于我而言不辣,不过着实的香,走的时候还带了两瓶回去,不能上飞机,只能托运,费用都够吃上三四天的牛肉面了。还有那牛肉汤,吃面前先来上几口,整个身子立下就暖了。
牛肉和面是要分开点,这让人有种牛肉是小菜,与面是分开的感觉。一碟也要个10元左右,再加上面,就快奔20了。分量倒是足,两片就抵得上学校门口“兰州拉面”一碗的分量了。
门口那家店,切出来的牛肉真是“吹弹可破”。兰州的就不同了,牛肉紧实,夹起来,盘里没有什么碎末。酱得入味,但不会抢了面和汤的味道。
在“兰州拉面”的菜单上,也有新疆拌面,我进店常点。到新疆时还念着这一口,导游帮我们找到了一家据说是最正宗的地方,挨着一路尘土飞扬的公路,边上还有一家汽车修理铺。别看环境不怎么样,端上来的面确实好吃。面条有嚼劲,汤汁鲜美,配菜丰富:西红柿、洋葱、牛肉还有些叫不上来的蔬菜,看着像菜不像面了。
还吃了一个沙葱拌面,在新疆天山底下的一个农家院里。很是爽口,面倒是一般,关键是沙葱好吃。又脆又有嚼劲,一桌人五湖四海各个地方的都有,但一致对这面都认可,连着点三四盆。
正经去过,尝过的大致就是这些面。武汉我也去过,热干面也尝过,不过隔得太久想不起来什么味道了。其他吃过意大利面,还有日本拉面,杂七杂八的不少面,地道不地道就不好说了。但面虽好,经不住身体里长了一个南方人的胃,最喜欢的还是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