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抗疫日记 夜走寥落回坊记【严建设】

西安抗疫日记 夜走寥落回坊记【严建设】

2022年10月14日星期五。阴。

早上照例全员核酸。毕竟是免费的。这两天接连核酸。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秋风响,蟹脚痒。每年都会收到孝心女儿给我们老两口寄来的大闸蟹,才又收到一箱8只,沉甸甸的。好开心,感谢她!盼她心想事成!

今日午课,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下午与老妻驱车跑了趟西安雁塔慈益医院,去看汉中大哥。每日照例吊瓶输液。说是近些日分别去过西京医院、交大附属一院、交大附属一院阎良分院、凤城五路的长安医院都做过检查,结果好像差不多。

我记得童年时代,东木头市路北骡马市口有家合作食堂,不分春夏秋冬,门口总有个炉子,上有双层铸铁鏊子烙锅盔,用扞杖压出菱形的图案。那种萦绕弥漫熟粮食略含食用碱的香味令我垂涎不已。童年时家贫,买不起。倒也买过。60年代伯父来家,一看家里伙食太差,一般都是蒸红苕或包谷面虚糕窝头,则拿出5分镍币和2两粮票给我,叫我去街头帮他买一块锅盔。有时厨师一刀切不准,会有一绺添头。我就自己吃掉,其实还不够塞牙缝的。但拿薄麻纸裹着回家伯父看了,情知是我吃了添头,也不说破,只是多看我两眼而已。

当年巷子里流传童谣:

背锅子,烙馍,

把你妹子给我哥。

我哥嫌她垢痂多,

咯咛咯咛又走啦。

辞别汉中大哥,即和老妻驱车跑了趟回坊,去买了坨坨馍、黄桂柿子饼、桂花元宵、孜然粉等。照例使用单色滤镜盲拍点照片发帖。

回坊依然冷冷清清,往常排大队的刘纪孝腊牛羊肉门可罗雀空无一人。往常不大好停车的停车场也空空荡荡。当然停车不足30分钟照例收6元。别说晚上,当年经常是刚过了中午,他家的腊牛羊肉都被慕名前来的吃货们抢购一空。

我问一家卖冷饮的商户生意咋样?回答说天凉了莫一点生意,卖不成了。一位粗枝大叶的外地美女操普通话问我:禁止坡老重家腊牛肉怎么样?我想可能是辇止坡老童家,则回答是老字号没问题。

现在的回坊不同过去,新增了一些外地租赁商户,所出售的东西品味、风格跟回坊格格不入。传统美食逐渐减少,良莠不齐,削弱了回坊美食街对当地人的吸引力。以至于很多商铺不得不贴上正宗清真的字样。由于疫情影响生意,外地人问价不买则有的家伙爆粗口,比如北广济街定家生熟牛羊杂批发铺面。

回坊上的坨坨馍味道跟童年味道一模一样。当然现在的回坊不同过去,大部分的坨坨馍不正宗,面和的软揉不到位。正宗的那家还在化觉巷西头路北。回坊的西羊市街道也已解封,东西通行无阻。据说解封大致一周了。

因历史原因,自1967年起,父亲和伯父哥俩多年不睦。两家很少来往。因伯母不会生育,自1964年始,伯父伯母曾把2岁的妹妹带回家寄养。当年母亲每月给5元寄养费。那些年我奉母命常带着年幼的妹妹去伯父家。当年伯父家住小保吉巷,我哄妹妹说是出去玩,把妹妹架在肩上带她去。开始是不过夜就回家。当年我也不过6-7岁。但每每走到小保吉巷附近,妹妹有所觉察,就开始抽搭哭泣。我也很难受没办法。每次送她后,自己蹲在大门外等一阵,听妹妹哭泣,听伯母哄她,然后自己很难受回家。实则当年我家子女多伙食差,而伯父伯母老两口非常疼爱妹妹,吃好的穿好的,娇惯的妹妹当年不肯吃包谷面。

困难年间,伯父倒也常来我家与父亲饮酒。家贫没啥下酒菜,经常用酱油白糖煮一碗黄豆,再就是雪里蕻炒黄豆、凉拌白菜丝、凉拌萝卜丝。有点下酒菜就不错了,当年人穷得很,常有酒鬼靠着杂货铺柜台吃寡酒,打1两2两散白酒干喝。当年根本见不到花生米,当年父亲的理想境界是耽搁你娃桥梓口,花生米加腊羊肉。

伯父来家,父亲常给我2毛钱,叫去街头食堂买点最廉价的卤肺、沙肝、葫芦管来。当年不过3毛钱/斤。当年骡马市北口路西有位姓丁的老人用独轮车卖羊杂肝,0.71元/斤。算是比较贵的。

葫芦管是脆骨,略带一星点肉。有次父亲说错了,给我钱说叫我买葫芦头。当年葫芦头0.19元/碗。我去了多家食堂,都说是买葫芦头要自己拿碗的,则空手而归。回家后伯父已饮过酒走了。买的酒都是最便宜的散白酒。0.59元/斤。

到了1967年除夕,伯父来家,饮酒中间提出妹妹过继问题,要转户口,父亲坚决不同意。一贯脾气温和的伯父大怒,加上喝了几杯劣质散白酒,满脸通红,说话声调变得高亢尖利,老哥俩大吵一架,伯父掀了桌子,把桌上我们弟兄们根本吃不到的葱花炒鸡蛋等菜肴、酒瓶酒杯砸了,老哥俩不欢而散。然后关系就疏淡了。当年我家养鸡。

母亲也想挽回亲戚关系,趁父亲不在家,自己做主把妹妹户口转到了伯父家。两家才开始和好如初。5元的寄养费给到1970年,伯父提出不要了。最后一次是母亲叫二哥从石泉三线学兵连邮寄的。

当年每逢大年初一,母亲会叫我们姐弟去伯父家拜年。一般是姐姐带我和二哥同去,没拿年礼。进门照例鞠躬说大爸大妈过年好。宁波人把奶奶叫做阿娘,把伯父叫做大爸。1964年的大年初一,姐姐带我和二哥去拜年,伯母没管我仨午饭,饿了一顿。我仨饥肠辘辘,心下很感悲哀也很生气。此后再也不肯去拜年,伯母肯定也不欢迎穷亲戚来串门。就此没啥来往。

一直到1974年我上山下乡前夕,母亲叫我去趟伯父家告知一声。我硬着头皮去了,进门很感尴尬,说了上山下乡一事,伯父伯母沉默不语,稍坐了一刻即告辞出门,伯父送我,偷偷塞给我2元钱。以致心生感激。13年后的1987年,听说伯父罹患癌症不久人世,则与父母兄弟姐妹同去探望。告别时我给了伯父200元。算是还了人情。当年一般人月薪也就40多元。看到我给钱,次日哥哥姐姐弟弟都分别给了伯父200元。两位哥哥弟弟的钱是从我开办的家丽商店账上支的。

西安最新疫情防控政策,高风险区旅居史需七天集中隔离。汉中大哥说,现在从西安进入汉中,不管是否高风险区域,都得一段时日集中隔离。

网友调侃说,西安原来做核酸,每次发个秦岭四室,我以为做四天就结束了。后来发唐朝著名诗人,我想最多也就几百个,一两年就结束了,可是现在呀发的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物,我查了一下,170万件,这啥时间是个头呀。呲牙呲牙。

今天西安临时社会面管控解禁第172天。自封控以来,今天西安是第293天了。今日西安通报上新增本土1例、新增无症状9例、现有确诊40例。确诊稍增,风平浪静。当然通知出入公共场所还得24小时或48小时核酸但。按我的记录,西安疫情期间,几年来拢共死亡3人,还都是高龄者。可能是诸般病症中死亡率最低之一。#西安疫情日记#

明日照例全员核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1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02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566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5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67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5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64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91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9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2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8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3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