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番外篇——我要当学霸

很长时间没有写小作文了,逼逼叨叨几句,主要因为我忙啊实在没时间。在亲子教育的路上,微微停顿了一小会,感觉有点懈怠,必须要搞点事情,开始学英语……。

      学英语和编程,都是我捡起来又放弃好几次的事情,太容易半途而废,让人嘲笑,有小孩子了后,感觉自己的使命不一样了,诶,我突然觉得我又行了,就重新上路了……

      然后从今年二月份春节过去第一天开始,我学起了英语,一晃已经过去10个月了。

      很多人认为,现在哎呀人工智能,翻译软件,多么方便还要费劲去学英语干嘛,再说需要用到的场景也不多,是吗?这样的说法我完全不认同的……反正我切身体会的是学好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普通人赋能很好的工具。

      在英语开始之前,间断的学习了两年左右的关于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内容,一方面是给自己开眼,一方面累积自信去面对很多障碍,比如潜意识里并不相信其实“我可以”。

      所以两年不断给自己打气,仿佛一个快要爆掉的气球,感觉自己强的可怕。宝剑已经有了,就想找块场地挥舞。

        也许对我来说其实真正学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当我们家的学霸。这件事一举多得,学好了可以装币,中间还可以合理要求少带孩子。再画一个建立双语家庭的饼,卷大人不卷小孩这样的崇高的动力驱使我前进。

        我选择在社群里学习,用App翻译,背课文,练习发音,社群的好处是可以一起分享,大家互相鼓励支持。我的学习的要求只有一条,每天三个小时专注的投入,持续一年的时间。学语言也不是没有其他的技巧,只是,其它事情都没有这件事情重要,不展开说了。

      所以,从去年快入春的冬天,我学到第二年的冬天。

        分享经验,首先三小时要怎么来呢,大家要工作,要带娃,各种事情处理,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我去做了觉得其实不难,为了空出三小时一定要早睡早起,我比平常要早起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早上这段时间精力集中,不容易被打扰必须利用起来,然后一些碎片时间,个人比较喜欢骑电瓶车的时候背课文(课文都要自己写),上下班来回两趟又有一个小时,当然路上的人会觉得你很奇怪自言自语,不过不必在意,面子都是自己给的,忽视。下班后散步时或睡前再练至少半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所以很多时候其实可以挤出时间。

    其次,要做好一些牺牲的准备,早起对很多人都很困难,特别冬天,外面寒风刺骨,你要从暖和的被窝爬起来偷偷的练发音。但这是最低难度的挑战,相信我两个星期你就会适应早睡早起的你,睡眠质量可能还会更高。还有的牺牲是社交活动,既然选择学语言,就得拒绝很多,什么酒局,各种应酬,能推就推,我和家里人尽量不去外面餐馆吃饭,一排队,一等,两三个小时过去了。出去旅游我也忍不住要去,但不要把行程塞太满,留着时间精力回酒店学习。

      我再来说说真的难的是什么,对于学习计划,3小时不难,每天3小时难啊。我超过60%时间是有3小时的,但还有剩下的可能学习了2小时,1小时,或者停下来了。因为被真正的问题难住了。首先是工作,加班,值班,意外事故,赶任务,都有可能打乱节奏。再者陪小孩,小朋友太小啦……。然后是无意义感,有些时候我发现自己是有时间的,但是看着短视频,瘫在沙发上,内心有一种无意义感让我提不起精神……还有王炸就是生病,是真学不了一点,今年感冒好几次,好懊恼 ,突然就变成弱不禁风的弱鸡 ,没有一点上进中年男人的样子。

        学习的本钱是身体,没错啊,如果要学习建议锻炼是不能落的。对抗无意义的感觉就是你需要有强大的动力,或者来源于必须达成的目的,或者成年人觉醒对自我改变,或者为家庭为孩子……往往真正影响我们到达的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动力,(当然还有我们的领导,他们也是影响我们进步的因素)

      我的目标是希望超过中国99%的中学老师口语水平。很多人对自己不自信,认为自己没有某种天赋,我认为不是的,不是的……还有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永远不会完美,但是从过去到未来永远都有人到达对岸。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动力,还有菜就多练,但是前期去看看一些学习的方法内容有必要,还是要做心理建设,遇到难点要给自己心理按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