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老街记忆
作者:贝玉川
说起十堰老街,就必须说说十堰的形成。
十堰是由十个堰组成的,但是究竟是哪几个堰呢?
有许多人不知道。有人说,不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个堰吗?
其实,这是人们普遍的说法,真正流传最多的是:
那些年郧阳府,十年九旱。但是,让人们欣喜的是,十堰地区内有两条母亲河,那就是百二河和犟河。
十堰先民们,想好好的利用这两条河里的水,于是建堰利用。
不知是,修了多少年,但是最终形成了十堰、九顷平堰、虎尾堰、白龙堰、尖山堰、黄龙堰、双龙堰、佃户堰、幺堰、谭家堰。共计是十道堰渠。
那么,何为堰呢?
让水结束泛滥流淌,拦河蓄水筑坝,这一小型的工程,叫堰。
后来明清时期,小小的堰道周边农耕面积逐渐扩大,两条母亲河,又发生了泛滥,十堰先民们,就痛下决心,对其两条河进行治理。
百二河,据说是由两条百十米长的两道河沟交汇而成。人们在上游修起了一道道用石头砌成的堤,当地人称为“茬子”,其实,“茬子”在当时的说法就叫“堰”。修堰需要人来组织。人们来修堰,就叫“茬子会”。“茬子会”,就叫“堰会”。
“堰会”召开的地方,在陈家街。
这个陈家街前后易名了三次。
第一次是叫,张家庄街。
张家庄街,是最先移民来到这个地方的一户人家,后来储水耕田,老张家人学起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此处搭建房屋农舍。可是门前有条河,出入不方便,于是遇水搭桥,被后世人称为“张公桥”。
张公桥下的张户人家,以后败落了,又来了一个大户朱家。朱家在张家原有繁殖生存的基础上,在此地又发展了农耕水渠,从而建设范围扩大了。
以后明朝洪武年间,山西大槐树移民和后来的湖北大治县金牛镇移民,落户张家庄。
在这大量的移民中,有一位姓陈的打铁小生,他站出来敢为人先,以打铁为营生,在张家街开起了铁匠铺,生意做的是如火如荼。由于生意好,人缘不错,脉子广。才使得老陈家的名气一下子就提升起来了,久而久之以他老陈家的铁匠铺繁荣了一条街,人们也就不叫张家街了,而是直呼“陈家街。”
由于陈家街的繁荣,一时间移居了不少住家户。再后来,人们以陈家街为堰会中心,在治理和复修百二河堰渠的时候。有人干脆就把以前的堰渠叫成头堰、二堰、三堰、四堰,五堰和六堰。在这期间人们也增修了犟河,也出现了头堰和二堰、三堰和岳竹堰的叫法。后人,为了区分十个堰道,分别以阿拉伯数字命名为一堰,二堰,直到十堰。
似乎从清朝末年,十道堰渠才彻底正式形成统一、大家又同意的名字。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堰渠的中心地,陈家街,有了第三个名字,叫“十堰街”。
再后来的十堰规划发展,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节,二汽的到来,涌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于是新的街区出现了。十堰街,自然就成为了现代人嘴里叫的,“十堰老街”了。
这就是它的第三次易名。
其实,十堰老街只有一条街,大约长300来米。在民国百二河改道,冲垮了东街的公馆房,使得原来的一条街,分为两条街。河东为上湾街,河西为后沟街。原来,上湾靠南面,河道改后分成几户人家。后沟街是,因为靠西有一条小沟叫后沟,住着十几户人家,后来河水改道,就形成了西街宽,东街窄的局面。
这段十堰老街的形成故事,带着“大禹治水”的余味,说明了十堰先民们的艰辛劳苦,与自然生态做斗争的果敢,改造生活和治理河道的勤奋点滴。铸就了十堰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勤奋英勇的气魄,还有十堰纳百川的胸怀值得发扬光大。
故事虽小,但是见低的意义很大。有人说土地是人民的命脉,街区就是百姓的根。那么,十堰老街就是十堰的根。我们不仅要爱护她,还要守护她,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改变她,造福周边街区的人民。
现在的十堰老街,西街已开发成花园式小区,仅剩下东街的一小段街区,依稀让人忆起这里曾有的繁荣与喧嚣。
曾是多少次梦里初醒,梦中环游,漫步在十堰的这条老街上。这里有芝麻火烧馍的叫卖,有郧阳酸浆面的店子,卖铁锅、洋火,红薯粉条的声音唱彻街巷。
最能代表十堰本地的特色为黄酒,包谷酒,人人喜欢吃的“陀螺馍”,就是现在人称之谓的“火烧馍。”在老街也有,它们是市民翘首以待的美味。
“火烧馍”,就是用发面做成的蜂窝状的一坨一坨的白面馍馍。在很早的时候,十堰老街人,就是以“黄酒”发面的。因为,黄酒有发酵的作用。用黄酒发出的面,在煤火炉里烤出来,离老远就能闻到它特有的面香味。还有一点,人们大多数喜欢在发面的时候,悄悄的加入一点食用碱面,发出的面来,素面金黄,成熟后入口焦酥,脆生。这就是老街人常说的“陀螺馍馍”。“吃了陀螺馍,不忘老街人”也是当年的口头禅。
十堰本地民俗特色的黄酒,也是老街特有的必备货。黄酒,据说是形成于房县,畅销于十堰。它最初在十堰老街被打响名号。
十堰黄酒的做法是,是用酒曲子做成。这个酒曲子也有好几种,即大曲,小曲,甜曲,米曲。大曲做出的酒烈,度数高。形若大块砖头,也有形似积木正方块的。小曲,故名思意,就是小块头的曲米做成。甜曲,就是做出来的酒是微甜的。一般是小圆柱形的,有大拇指粗细。
最最有标志性的十堰老街酸浆面,不过现在没有开的了。老街的酸浆面馆当时开在李记祥鸿纸庄旁边,那个味是真够味。酸浆的浆是用高汤腌制当地小芹菜制作而成。小芹菜自然就成了脍炙人口的酸菜了。酸浆面是有名的醒酒面,面是用绿豆、黄豆、豌豆碾成的粉沫和白面粉搅和做成的。面里加盐,吃起来味美鲜且回味无穷啊。
似乎,酸菜、黄酒、酸浆面,还有红薯叶,红薯面,都成了老街的记忆。
昔日里,老街上山货颇多。如地香菇,粉条,蜂蜜,糯米,小米,鹌鹑蛋,荆芥,鱼腥草,黄豆,绿豆等。而如今都变成了高楼大厦,改革的效应看到了,民俗的东西失去了。所以我想呼吁大家,都来做“不为一分钱”的举动,来深层次的挖掘关于老街的历史民俗,记录下来,以供给后人铭记,不忘初心,留住根迹的记忆。
一个城市需要文化,没有文化的城市将是没落的。“根迹的记忆”,就是文化的底蕴。有了底蕴,我们才坐的稳,坐的固。
所以说,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城市的面貌发展了,且越发展越好,但是民俗的东西没有了。
何为民俗?
民俗,就是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风尚、习俗不能丢弃,这是我们的文化,需要传承、需要我们去挖掘它,保护它。
站在十堰老街的巷子里,不觉间,上街赶集,卖菜的、卖粮的身影,浮显在我的眼前。他们的脊背在朝阳的照耀下,闪烁着悠久的光芒。
啊,十堰老街你别来无恙啊!
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