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上,最近几天都可以看到各种版本的年度总结和年度计划。真的是几多欢喜几多愁!似乎人人都热衷做计划总结,可能完成计划中的60%的人都很少。当然,我也是喜欢做计划,可每到年尾那真是‘哦多喀’,自己甚是苦脑;为什么做了计划就是不能完成?为什么做了目标就是不能坚持?为什么喜欢半途而废?省去10万个为什么。
今在微信上无意间看到古典老师的文章《用个人战略四步法看清未来三年发展方向》,他对如何制定计划目标、如何避免半途而废、如何实施目标步骤、如何预估行动的有限性等一系列的问题作了较明确的阐述,真是及时雨。我迅速认真看完那文章,对其中的观点感触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你的计划为什么失败?
A.其实你根本就不想要,只是写着觉得看牛逼
B.目标不清晰,你也不知道做到了没有
C,想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根本没有好好算计过要付出些什么
D.总是有点效果时候,又突然打回原型
哇塞!这几个地雷我全中,难怪我常年来都是常计划,没变化。
看着往年的那张张计划表,哑口无言啊!我要成为 啥PS.PPT.WORD高手,学手绘、学思维导图、学摄影……尼玛的,过去了好几年了,学啥都是学了个半调子,甚至有些连那门槛都还没踏进去。神马都是浮云啊。当时咋写了这么多,都想学呀,什么技多不压身啊(你倒是学点水准出来),看看那些名词显得多有特色,好牛的样子。一天恨不得都把这些通通学一遍,以为自己是二郎神,孙悟空,其实只是只可笑的猴子。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怎么可能在一天当中去倒腾那么多的事,即使真成了,也只不过是玩玩的,能学到什么呢。一天的时间除了睡觉,就没有安排出弹性时间了,当自己是台机械,想干嘛就干嘛,只要摁下相对应的按扭,这分明是不切实际、无实施操作性的乱计划。最主要的是还贪多,自己都还没弄明白为什么学,就一股脑的蛮干,还以为是洪荒之力爆发,简直就一猪头。
知道这些雷区后,自己拿出笔和纸,列出了2017年想要做的,写出来后又吓了一大跳,比如2017年阅读书单中共有263本书籍,第一反应就是‘又不切实际’,往年你只看50来本书籍,而现在制定出一年要看263本,哎呀妈呀!还是从中先筛选出一些兴趣不大的书,等自己的阅读技巧提高后再来好好高谈论阔那263,一年看不了这么多把它分解成两年或两年半完成。针对每一类的书单,我都问好自己为什么要看,例如;为什么要计划看15本关于阅读类的书籍?我写出10条以上的理由;
A.喜欢读书 B.学习更好的方法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C.为写作打基础 D.可改善思维方式
E.可以阅读更多好看实用的书籍 F.可以分享给身边的人 G.可以认识新的朋友……
听过TED演讲《伟大的领袖如何激励行为》,里面就着重提到黄金圈法则,它已渗透到许多的应用中,甚至也是优秀卓越的人通用法则。它可以帮助人们成功跨出第一步。
伟大的企业知道感召客户、激励员工,人人都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有些人知道自己是”怎么做“的,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唯有那些明白”为什么“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唯有那些明白”为什么“的企业,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军企业。
从图中就可看出;黄金圈法则就是以’为什么‘作为出发点,由内向外,先弄明白’为什么,其次是‘怎么做’,最后才是‘做什么’。今看完古典老师的文章后,写出2017年的三个核心目标,然后根据黄金圈法则分析为什么要定那样的目标,这样我就可以清楚明白制定的目标是不是自己心里真正想要的。
来理清前面的论述,我就是想说的是;
1.贪多嚼不烂,找出自己核心的目标再言他
2.从‘为什么’开始,内驱动力才能使你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