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似乎有点标题党的感觉,但我实在想不到更贴切的了。标题党好像确实“狗改不了吃屎”,很符合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所以我就起了这么个标题。
对于屡教不改之人,我们常常斥之“狗改不了吃屎”,以发泄心中不满。甚至对自己,有时也会自责“狗改不了吃屎”。不管是对别人还是自己,已经到了这种不满,甚至失望的情绪,似乎“狗还真的改不了吃屎的坏毛病了“。
但仔细一想,肯定不对!那些宠物狗可几乎不吃屎。
“狗改不了吃屎”的习惯当然能改。不仅如此,所有的习惯都能改变。我们之所以常常对某些习惯“失望”,甚至“绝望”,只是我们改变习惯的方法不对而已。
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中,心理学家指出,习惯由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组成。
概念听起来总是空洞,难以捉摸,还是拿宠物狗的习惯说。
吃屎是狗最初的原始习性之一,一直在延续,并且这个习性无法根除。宠物狗之所以几乎不吃屎,是因为主人对他们改造的结果。狗狗饿了,就要吃东西,这时候主人喂它狗粮。在乖乖吃完后,主人还时不时给它奖励。当然,狗毕竟是狗,还要主人监督的,因为在遇到屎后,狗狗有可能去吃。这时一般会给狗狗惩罚。
以上就充分体现了改变习惯的方法:暗示引发惯常行为,对奖赏的渴求会驱动惯常行为。
狗狗吃屎的习惯都能被改变,作为地球上最高等级的生物,我们难道比他们还不如!
在改变习惯这方面,还真不一定!(此处感觉受到一万点暴击,我TM连畜生都不如了...)
我们发誓,少吃各种垃圾食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做到了吗?
我们每年立 flag,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要读多少本书,做到了吗?
我们信誓旦旦多少次要养成记账的习惯,改掉大手大脚随便花钱的毛病,做到了吗?
不要再问了,没几个做到了!
没关系,毕竟我们还有时间,明年继续呗。
够了吧,不要再欺骗自己了,我们不知不觉养成了欺骗自己的习惯!
等等,我这个“欺骗自己”的习惯咋就这么容易养成了呢?对,问问自己是怎么给自己找借口的?是怎么安慰自己的?是如何心安理得的?一件事这样对待,事情多了,事事都这样对待,这个习惯就养成了。
今天的一切结果,都能从昨天找到原因。痛定思痛后,我们终究还是要解决自己的这些顽疾。
根据《习惯的力量》这本书对习惯的研究及对改变习惯的建议,结合我自己的实践经历,我们可以这样做:
- 找到习惯性暗示。几乎所有的习惯性暗示都可以归结为以下五大类中的一类: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之前紧挨着的动作。找到了习惯性暗示,可以及时地提醒自己“我接下来会****了”,那么你就可以制止或改变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了。这一步最好时可以在每次发现习惯性暗示时,做记录,同时也把自己的处理结果也记录下来。并时常查看这些记录,你会发现记录会逐渐减少。
- 改变惯常行为。插入一个新的惯常行为替换原来的惯常行为。这一步是接着上一步的。比如追剧时爱吃垃圾零食,那么你可以把垃圾零食换成你喜欢的水果。这一步也要做好记录,并时常查看这些记录。
- 提供及时且适当的奖赏。没有奖赏的惯常行为,不能持续。想一想吃那些零食带给你时的感受,是不是味蕾被刺激地很爽,根本就停不下来?完成了一个惯常行为,必须提供一个你喜欢的,期待的奖赏。这是给自己的正反馈,从心理学上来说,正反馈可以强化你的行为。
总结一下以上三点,其实就是《习惯的力量》这本书提出的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
留住旧习惯回路中的暗示,提供旧习惯回路中的奖赏,插入一个新的惯常行为替换原来的惯常行为。
但是你觉得以上就可以帮你改掉臭毛病了=,坏习惯了?太天真了!要不我怎么说,我们可能真的不一定有狗狗做得好!
和群体一起努力时,改变的成功性会大大提高。我们人天性懒惰,需要监督,需要提醒,需要鼓励。如果决心要改变了,不妨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改变,这样会比你自己独自一人苦苦坚持,可能效果会好很多。
信仰是将改造过的习惯回路变成永久性行为的必要要素。如果你不相信能改变,那什么都别干了。
习惯始于点滴,长于循环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