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号的晨读是《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给出的3条高效完成工作的建议之一是:“认清抉择点,选择当前最重要的事情”,这个建议特别好,能把很多不重要的事情排除掉,但是要在两个小时之内保持完全的专注,对多数人而言是比较困难的,怎么克服这个困难呢,今天同样带来3个可以参考的方法(来自《专注力》这本书):拉伸练习、及时反馈和释放空间。
拉伸练习
科学研究发现,决定专注力的因素有两点:
1、事情本身的难度
2、个人应对这件事的能力水平。
难度高于能力水平,事情就落在陌生区,会让人感到焦虑,产生逃避心理;难度低于能力水平,事情就落在舒适区,人会觉得很简单甚至感到无聊,产生懈怠心理。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专注力的保持。
举例:上课时,如果老师讲得太浅,你可能会忍不住走神想其他的事情,讲得太深,思维跟不上,又可能干脆放弃------(高中物理老师说过,学生成绩好是其自身能力强,与老师无关,学生学不会是老师的责任,说明老师没教好。如此看来,你要是想当一个合格的老师,还是挺难的)------只有事情难度刚刚有些挑战性,处于拉伸区时,人才容易保持高效率的专注。
要想保持专注,首先要考虑事情难度落在了哪个区域,如果落在陌生区域,最好把他拆解成几个步骤,让每一个步骤都落在拉伸区,循序渐进地练习,比如,一口气读完一本书很难,可以给自己规定一次看10页;要是事情落在舒适区,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比如如果书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在阅读一部分之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或者跟别人讨论一下书的内容,看自己记住了多少。
及时反馈
游戏之所以能让人上瘾,是因为游戏对玩家付出的努力及时予以反馈:这一关打完了,马上能知道自己是否通关;和对手交战时,随时都能知道自己的战斗值,及时反馈能让人持续保持专注。
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的效果不能立竿见影,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如何让自己的事情有更多反馈呢,来2个参考方法:
001、量化进度
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告诉自己完成了一部分,这样可以主动提高注意力。比如首富王健林就有一个小目标:先赚一个亿。首富也是量化高手。
002、预想结果
我只想说,到这儿想起了这两句话:麻烦是人生的幸运袋;利用走神激发创造力。
释放空间
不仅需要释放物理空间(比如房间里专门空出一块区域,让人看着就舒服),也要释放大脑的精神空间(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今儿还看到一个书展上有这本书呢;情绪也是需要释放的)
说的再好,不去做,也没啥用,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