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成事项
虽然是在补作业,但一是考虑到抄模是件很有价值的事情,二是关注到长期收益,毕竟可以持续做成果输出,而且又是在100天这样一个相对持久的时间。二、感受和反思
在工厂车间里看到PDCA的宣传画,也知道精益部门也在推行PDCA活动。第一反应是:PDCA仅仅是个人成长模型的第一层,我们社群已经在讨论三观体系了,所以PDCA层级有点低啊。
看,系统1骤下结论就显现出来了。我大脑中只出现一个解释——PDCA是可落地的工具,但不是理念,我没有考虑到工厂就是需要这种可以抓手的东西,而根本不需要什么三观体系。
退一步讲,即便是想要怀疑一项工具的实用性,最佳的方法反而是先相信它,并经过数次尝试,才能摒弃掉系统1凭着直觉给出判断的劣势。
三、疑问待解决及下一步行动
再想下平常自己生活、学习、工作中还有哪些骤下结论的行为呢?如果有,哪些第一反应可以保持?有哪些第一反应需要控制呢?
四、积累
周五下班前,一位项目主管问我:“今年有没有给自己定下什么小目标啊,方便分享一下吗?”我刚想说,我要成为一个项目经理,但忍住了。就说我是以终为始,要像我的偶像村上春树、邓超、特朗普还有前任工厂总监学习。
梦想可以说出来,但不用告诉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