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之家庭影响

玛丽雅姆和莱拉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他们的不幸遭遇和那个动荡的年代有关,但最后两个人的不同结局却和他们的家庭环境有关。

玛丽雅姆从小生活在一个破碎的家庭,跟着母亲生活,父亲定期看他,身边熟悉的人只有村长、老婆婆碧碧、《古兰经》老师法苏拉赫毛拉。玛丽雅姆没有同龄人可玩,与她相伴的只有泥巴、小草和昆虫。母亲是个乡下人,没有受过教育,思想守旧,只会教她做家务。不仅如此,当玛丽雅姆提出想要上学的时候,她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她说“像你这样的女孩去上学有什么意义呢?那就像擦亮的一个痰盂。你在那些学校一点有价值的知识都学不到。像你和我这样的女人,这辈子只需要学会一种本领就好了。学校不会教你这种本领。”“只有一项本领,就是这个:忍耐”。母亲不仅不让她上学,还嘲弄她是一个父亲不爱的小哈拉米(私生子)。这导致了她的自卑、压抑。

玛丽雅姆喜欢她的父亲,害怕他的父亲因为事情无法看他,常常几天前就开始焦急等待。这导致了她的恐惧、焦虑。

15岁仅有一次的抗争就是不相信父亲不爱她,她不顾母亲以死相逼跑到城里找父亲,最后证实了父亲的谎言,而母亲已经吊死在了泥屋旁的树枝上。这件事在15岁的玛丽雅姆的心上刻下:要忍耐,不要抗争,否则会受到真主的惩罚。

后来她被父亲逼迫嫁给拉希德,婚后忍受家暴、忍受拉希德喜怒无常的脾气、忍受拉希德的嘲弄刁难、忍受拉希德娶第二个老婆。她一生被人摆布,从不敢真的抗争,接受命运一切安排,一生悲苦。


莱拉和玛丽雅姆不同,她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博学而开明,支持莱拉接受教育,鼓励莱拉到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甚至在战火纷飞的时候,亲自担负起了教育女儿的重任。莱拉的父亲和母亲是一对恩爱的夫妻,虽然因为儿子参战的事情闹过矛盾,但总体来说莱拉知道幸福家庭的模样。

莱拉聪明果敢,在父母炸死、恋人死亡(拉希德的阴谋)的情况下,委身比她大三十多的拉希德,保全她和恋人的孩子;莱拉富有正义感,她第一次看到拉希德家暴玛丽雅姆的时候勇敢站出来制止,赢得玛丽雅姆的信赖;莱拉敢于抗争,因为经济窘迫,当拉希德让她的女儿上街当贼时,她主动和拉希德打在一起,护住了自己的女儿;莱拉大胆敢为,她从没有屈服拉希德的淫威,主动创造机会逃脱魔掌;她识时务知进退,在家里没有余粮养育孩子时,主动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并日日忍受巡查士兵的鞭打去探望孩子;莱拉具有家国情怀,在祖国需要她的时候,她毅然放弃在异国他乡的安逸生活投身祖国建设。

莱拉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穆斯林国家、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努力向上生长,和她从小接受的教育以及她的家庭有着莫大的关系。尤其深受她父亲的影响“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如愿以偿,莱拉,他说,这一点我很清楚。我还知道等到这场战争结束了,阿富汗将会需要你”。莱拉从小在一个开明、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她具有完整的人格,遇到问题积极思考、主动解决,能屈能伸,敢作敢为,是一个被童年滋养的人。

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他们是,我们也是。

第一篇《灿烂千阳》之玛丽雅姆

第二篇《灿烂千阳之莱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