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有学习学,读书要有方法论

  开始对阅读提起兴趣是从了解、认识华与华咨询公司的相关专业书籍开始的,翻看了微信阅读的时间是从2023年4月27日开始的,而后又被华杉先生的人格魅力、刻苦自律等各方面吸引,立志要向华杉老师和华与华方法学习致敬!

我读书学习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是提升自我立志改变颓废现状,第二个方面是学习品牌营销专业知识立志向品牌咨询方向转型;华杉老师及华与华方法能同时满足我这两个方面的知识,我觉得是非常幸运的,以华杉老师的思想智慧指导人生,用华与华方法赋能事业!

这是我的第一篇也是第一次认真的做读书笔记,有点不知方向和方法,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但至少已经行动起来了,加油吧老王!


以下为《华杉读书笔记》

学习首先要有一个“学习学”,读书也要有方法论。

1.读书学习,也可能是一种玩物丧志。

如果不先掌握“学习学”,或者读书没有方法论,那读书学习不仅收获不到效果,而且还会成为一种玩物丧志。

什么是玩物丧志式的学习呢?引用典故:宋代大儒谢良佐向理学大师“二程”之一的明道先生程颢拜师,程问最近在读何书?程随手拿起一本书抽其中一段,谢背读如流,被程批:“玩物丧志”!

读书不要追求背诵、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为了知行合一。读书不是为了徒事讲说,而是学以润身,学到自己身上去。如果只是为了去给别人表演背诵或讲说而读书,荀子称为:“口耳之学”,耳朵听进来,嘴巴马上说出去显摆,口耳之间只有四寸长,并没有学到身上去。

孔子也有一句话批评这种情况:“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你在路上听来一句善言,还没有自己践行,还在路上,就拿去说给别人听了,那就是把那句话所代表的品德,丢弃在路上了。就像我们今天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句话,觉得很好就马上转发,但是自己并没有践行,这就是玩物丧志。还有更过分的,是把原创者的名字删去,假装成自己创作的作品发布,那就是欺世盗名了。

子路做法:听到什么道理,就要马上去实践。如果还没来得及实践,唯恐又听到下一条。

学习的本质就是知行合一,如果未做到,学来何用?我们读书学习,要字字句句切己体察,放到自己身上琢磨,放到具体事上研习,才能叫学而习之,才能真正把道理琢磨透,把本事学到手,从而用到具体事情上,进步在自己身上。

不要到处听课,到处听课就会变成把那些课当成玩物,自欺欺人、自我麻醉,搞得自己很忙,上很多课,而且上不同的课,听不同的说法,那跟看戏没有区别,看了就过了。

人们喜欢被颠覆,喜欢听新的东西,那是因为他的行为与认知无关,没有做到知行合一,都是“玩物丧志”,口耳之学。既然耳朵听来的目的是用嘴巴讲说,听课就一定要听“新的东西”,一说有新东西,就兴奋。

人的一生,如果能遵循几句“老生常谈”,知行合一,就是圣人了。一味追新逐异,都是“伪学习”之病。

读书学习就要虚心向作者老师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要质疑、颠覆老师,人无完人应该学习优秀的一面,如不认可作者、老师,那还不如不学不读他的书,避免浪费时间。

请教提问题不要质疑口吻或偏离主题,而是在老师分享的方法上深入讨论。王阳明《拔塞本源》专门讲这种情况,他说伪学习者们拔掉了学问的根本,塞住了学问的源头。

2.读书学习,可能是一种焦虑症症状。

还有一种读书学习,则是一种焦虑症症状,作者称之为“恐慌性学习”。他因为觉得时代变化太快了,自己要被淘汰了,进而焦虑,恐慌,所以拼命读书,拼命学习。

避免落入学习圈套——追逐前沿,丢失本源;追求细碎,丢失整体。这种学习,就成了拔本塞源的无效劳动。

要了解自身的需求和目的,避免积极地到处听课学习读书,要清楚读书学习的目的、要解决的具体事情,所以才能清楚明白具体的学习什么课阅读什么书。

3.读书学习,首先要立志。

读书学习第一是立志。有志向,你才有目的,才能专注,才能只关注老师讲得对的,不关注老师讲得不对的。

王阳明说:“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工夫说闲语、管闲事?”

志向是一切的基础,你如果想要将一件事情搞明白,想把一件事情做好,你只要肯下功夫,总能把它弄明白,总能做好。但是,你如果只是想挣钱,则想什么办法也挣不到,而且想的办法越多,就越挣不到。

要有一个志向,才有学习的目标和范围。读书首先得有一个范围,你得明确你要读哪些方面的书。

《大学》里面讲“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就是知道停止,我们的毛病就是不知止。停止什么呢?止于至善是知止。张居正解释就像回到了家一样,就是你知道要去哪儿,你这个心里面就有定了。定是什么呢?就是我要干什么,我志有定向。志有定向之后就能够静下来,能安心,安而后能考虑,考虑后才能有所得。所以立志是读书的前提,有了志向,才有了读书的方向和范围。

“期必”又叫“将迎意必”,是期待结果必然会怎样。将迎意必,就是时刻期待着准备迎接主观臆断的必然结果。

学习就是耕耘,不能问收获。人生即学习,学习本身是人生的目的,学习不是为了长本事挣钱,而是为了让自己更有智慧,免于愚蠢。有这个态度,就不会焦虑,可以读书了。

4.读书要有日日不断之功。

做任何学问,关键在于下日日不断之功,滴水穿石。读书也是一样,不要今天有时间多读,明天没时间不读,一定要每天读。

这是曾国藩说的,是我们学习需要特别注重的一方面,曾国藩讲得很细,把所有的情况都设想到了。他说你做任何学问,一定要下日日不断之功,不能说今天忙,把今天的功课放到明天做;也不能说今天时间多,我多弄一点,把明天的也弄了,这样明天就可以歇了,这都不行;你也不要说我这几天要出门,回来再做,你出门总得住旅馆吧?把你的功课带着,晚上在旅馆做。总之,你必须一天也不能断,这样才能够不疾而速。

                      ——《华杉读书笔记 摘抄》

老王感想:

1.读书首先要掌握读书方法论,避免无效式阅读。

2.读书不是为了表演,不必追求背诵,而是要学到自己身上去,结合工作生活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切己体察,运用起来做到知行合一。

3.学习的本质就是知行合一,如果未做到,学来何用?我们读书学习,要字字句句切己体察,放到自己身上琢磨,放到具体事上研习,才能叫学而习之,才能真正把道理琢磨透,把本事学到手,从而用到具体事情上,进步在自己身上。

4.读书学习不要自欺欺人、自我麻醉,避免陷入“看戏式”的读书。要了解自身看书学习的需求和目的,避免到处积极听课学习读书,要清楚读书学习的目的、要解决什么样的具体事情,所以才能清楚明白具体的学习什么课阅读什么书。

5.读书学习要有一个方向,才有学习的目标和范围,明确要读哪些方面的书。

6.学习就是耕耘,不能问收获。人生即学习,学习本身是人生的目的,学习不是为了长本事挣钱,而是为了让自己更有智慧,免于愚蠢。有这个态度,就不会焦虑,可以读书了。

7.做任何学问,关键在于下日日不断之功,滴水穿石。读书也是一样,不要今天有时间多读,明天没时间不读,一定要每天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读书学习,也可能是一种玩物丧志。 读书学习,是人人都赞同的事,很多人也投身其中。但是,学习需要有一个“学习学”...
    华杉2009阅读 12,455评论 4 74
  • 今天读到一本书,说到了读书学习的二个误区,摘抄一部分,看看你是吗? 1、读书学习,也可能是一种玩物丧志。 为什么呢...
    小美读书阅读 984评论 0 3
  • 华杉说: 1.读书学习,也可能是一种玩物丧志。 在提倡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读书怎么就成“玩物散志”了? 这里的玩物...
    苏苏涅涅阅读 793评论 0 2
  • 《学习与玩物丧志》,这个题目似乎有点怪怪的。学习怎么与玩物丧志扯上了关系呢?是因为玩物丧志而影响耽误了学习吗?读了...
    王根云阅读 3,709评论 0 4
  • 前段时间,我把《华杉讲透论语》一书读完,也算是第一次彻彻底底、完完整整的读完了《论语》,这本书的名字可能有点夸大,...
    爱喝茶的YLQ阅读 5,550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