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力家长共学营#打卡内容:
听书《正面管教》《不管教的勇气》《自驱型成长》
#省力家长共学营#
听书:《自驱型成长》
日期:2021.25
姓名:陈培南
心得:
《自驱型成长》,开篇讲到了四种教育孩子的错误的观念,说明现在的家长们都想一首操办孩子的一切,从而引出了这本书的核心,就是我们的得了解大脑机制,了解调节压力和控制冲动的原理,从而帮助孩子自己找到对生活的控制感和找到自己的内驱力。
内驱力其实就是自觉完成学习和工作的动力,要做到内驱力,首先必须有目标方向,然后还要有所行动,同时还能对自己的行动和目标同时感兴趣。《幸福的方法》中也说到,内在目标比外在目标更加有意义,只有快乐而有意义的目标才能真正的感到幸福。
书中有个细节印象比较深刻,关于孩子写作业问题,有句话可以问问自己,作业与爱他哪个重要?爱他当然更重要,假如孩子生病了,你就会有更深的体会。可以试着说“我那么爱你,才不愿意和你吵作业的事”。瞬间就不会想着争吵作业的事,或者反过来想想,如果孩子在我们忙完一天之后问我们工作怎么样,那我们肯定也会觉得荒谬,所以要学会换位思考。
同时也要学会足够的耐心,等他自己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求知具有乐趣性,压力不那么大的时候,他自己就会有足够的求知欲望。权威型教育就是相对控制和纵容而言的第三选择,支持孩子但而非控制,要学会退后一步。
现在的小孩子之所以没有独立完成作业或者独自学习的这种动力,其实很多都来自于压力。而让他们产生压力的却是安全感和能力遭到了质疑。以及对于无常的不接受,对于没有发生过事情的恐惧,从而使他们产生了焦虑。
其实这就跟很多父母的焦虑有关系,阿德勒说过,其实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任何一件事情。你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你对他有一个否定的想法,不可能完成这件事的想法已经植入在你的头脑中。而这正是父母的评判和行为强加于小孩子的身上所导致的,所以小孩子就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内驱力就是指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原理是以及身体产生的多巴安激活了大脑,让孩子陷入一种心流的状态。所以就需要锻炼大脑和身体,同时也要设立明确的目标,并且赋予一定的意义。锻炼的方法就是练习备选计划的思维,以及多多动起来,多玩耍,这就可以对小孩子思维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
#省力家长共学营#
听书:《不管教的勇气》
日期:2021.25
姓名:陈培南
心得:
《不管教的勇气》,刚刚买了岸见一郎的《被讨厌的勇气》,感觉非常适合我。讲述了不要太在乎别人的意见,要有一种能够被他们点评和指出错误的勇气。就像孔子说的,不患无位,换所以立,不患莫知己,求为可知也。
这本《不管教的勇气》,也是岸见一郎的优秀作品,而他这两本书都是以阿德勒的思想为基础,最近刚刚看完了他的《自卑与超越》,非常的喜欢他的思想,包括他的个体心理学研究,讲述的核心思想是要与人连接,与人合作,在平等的基础上,使对方有一定的价值感,归属感,给与爱并且尊重对方。
对于教育小孩方面,当然也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不管教的勇气,常常被认为是反其道而行。提倡的是不批评也不表扬。它的主要原理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以及自己学习的乐趣,对于各种不同教育方法,我们需要监听则明。
常常听到书友分享说,小朋友越是让他做什么,反而越不想做,而越是不让做的事情,他们反而越要做。这是家长们认为的叛逆,而我家自己的宝宝四岁的时候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扰,反思之后发现,我们太想让他们依照我们的要求来做事,并没有给与他们选择的权利。
其实我们要尊重我们的孩子,我们要相信他能够完成他们想完成的事情。阿德勒说过,任何一个人可以做到任何一件事。我们之所以完成不了一件事情,是因为我们在自己的大脑当中植入了太多的负面思维,总认为自己不可能完成一件事情。并且认为自己不行的这种想法,会伴随着一生,这就是自卑的形成。
而其实我们要对做的是关注孩子的优点,将注意力放到他的闪光点和亮点上面,并非一直去关注他的缺点。缺点就像黑暗,投以光明它就会自动消失。现在的父母很多都愿意帮助孩子做出判断,其实我们更应该接纳孩子的真实想法,孩子才能获得安全感和价值感。别把自己的理念强加给孩子,要看到孩子好的一面,帮助孩子建立足够的自信,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会合作。
感恩遇到了这本书,不管教才是最好的管教,要学会不管教的勇气。每一个小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他自己的选择。他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只有当他遵从自己的取向之后,才会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当他们真正有了求知的乐趣,基本上大人就不用操心了。
#省力家长共学营#
听书:《正面管教》
日期:2021.23
姓名:陈培南
心得:
樊老师在开篇就说到了,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方面存在一些痛苦,那么肯定是方法不对,做任何事情都有合理的方法。还有一句话叫做:生活中如果有困难、有烦恼,那肯定是思维模式出现了问题。
听完这本书之后,印象最大的当然是两句话,一句是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另外一句是要做到温柔但是有边界,并不是说孩子做什么我们都依着他,还是要有一定的界限,但是必须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
作为整个app里面收听量最大的一本书,足够说明它的重要性。书中结合了个体心理学研究者阿德勒思想的核心,阿德勒认为人生时刻都在追求两个东西,一个是归属感,另一个是价值感。整本书围绕这两个方向展开了分析,给与尊重是让他有价值感,给与无条件的爱是让他们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时都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犯错误的时候,是小朋友学习最好的机会,只要好好引导,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采取积极的暂停。因为原始社会碰到问题,首先是打或者逃,那我们可以把它切换成理性的思考,采取中庸之道,做出合适的第三选择。
夸奖也是一门学问,如何有效地运用鼓励,改善而不是完美给出弥补的机会,避开社会压力不当众进行批评,这就需要用二级反馈,表扬并且说明为什么,同时也可以用情感引导,教会他们一些名词之外的情感类词汇。
家庭会议是这本书中讲到了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而家庭权杖又是很好的一个工具,定个小小规矩并且认真遵守。
书本最后分析了孩子的父母,父母的性格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安逸、控制、好斗以及权威等各种类型的父母,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影响。
正面管教培养出来的孩子,具有的能力包括了个人能力、个人价值以及个人力量的感知力,或者会使小孩更加自律,同时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都会有所提升,判断能力和整体的把控能力都会增强。
平时我们生活中存在的教育类型包括严厉型,也就是控制型,以及娇纵型,就是没有规矩,另外一种就叫做正面管教,有规矩同时也有自由。它的核心精髓就是和善而坚定,和善就是尊重孩子,坚定就是尊重自己和现实。同时,无条件的爱就是给予安孩子安全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