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些过于“听话”的“好”孩子更容易抑郁?

01

你好,我是专注原生家庭的赵见姐姐。

人生中第一个叛逆期是1.5岁到3岁,第二个叛逆期是12岁到青春期结束,为什么会有叛逆期?

为了完成脱离依赖、走向独立的人生必经目标任务。

然而,那些过于听话的“好孩子”,因为父母控制欲太强,没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抑制孩子的“叛逆”,这样的孩子会造成以下两个后果:

第一,推迟叛逆期

有的孩子到了大学才出现强烈的叛逆心,故意和父母、老师对着干,故意不学;

有的人到了婚后才开始叛逆,因为婚姻和工作都是父母安排的,离婚、辞职一系列操作之后,理智的回应父母“我的前半辈子是为你们活,今后我想为自己活,请你们理解我,不要再控制我”。

第二,缺乏生命力

“好孩子”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是:缺乏激情。

他们不管学习、工作、还是恋爱、结婚都不是发自内心想去做的事,完全为了满足家人的期待,这样心态下的刻意努力其实是强迫性的努力。

他们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仿佛什么都可以失去,什么都不能调动他们的情绪,这种感觉日积月累下来,最终彻底失去对生活的欲望、激情和动力。

02

看孩子是否陷入抑郁症,有“三少”的标准:话少,行动少,情绪少。

如何预防青春期的孩子陷入抑郁症?

父母做好以下几点:

①充分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独立。

②给予孩子独立空间,不要太纠结“孩子在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

③做好心理准备,青春期的孩子可能由之前的崇拜父母、依赖父母,转变为崇拜某个陌生人,如明星、科学家、网红等等。

④要时常反思,孩子偶尔出现的叛逆行为,是否自己控制欲太强导致的?

⑤要转变思想,要把“很听话”、“很乖”这些词替换成“你能思考这么全面,真是一个理智的成年人了”、“你能为自己做决定,爸爸妈妈为你骄傲”......

⑥警惕孩子太听话,要知道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源头,是不能向外表达愤怒,转而指向自己。

最终,让孩子独立成长,自己去体味、去经历生命历程的酸甜苦辣,成为他自己才是答案。

邀请你,和我一起超越原生家庭创伤,重塑真正的自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