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真真的是忙翻了,走廊上见面都是匆匆一个招呼便一闪即逝,甚至连给
对方一个微笑都感觉有些累赘,总觉得手上忙忙叨叨,心里乱七八糟,但是事情还是一件不
少。每一年的述职,感觉都想在写高考作文,题目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主打一个“看不懂,
想不出”
昨天晚上,脑子里很乱,回想这一个学期,“有温度,有高度,有故事,有本事”的四
有教师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共识,成为我们内心的标尺和行动指南。
1000多根粉笔,300多节课,60多个晚自习、十几本阅读书目,无限循环的64份作业、
64组家庭的随时沟通以及3个月的双班加班主任工作量铺成了我这一个学期的成长与进步
之路。
就是这样的日复一日看似平凡的工作,使得我们从坚持变成习惯、从习惯变成品质,从
品质变为自己的气质,刻在自己的基因里,像一棵稳稳的螺丝钉,钉在艾瑞德这个飞速旋转
的大机器上,虽然偶尔也有被转晕的时候。。。
这个学期中,除了班级工作,学校活动,学科工作外,最琐碎的应该是家校沟通了,老
师就是带着教育情怀和家长共舞的人,有的时候也难免因一些琐事跟家长之间产生误会,有
的时候甚至会遭受恶语相向。
这种家校沟通就像是两个人同坐一条小船上,只有双方同时往一个方向划着船桨,这条
小船才能安稳的行驶在水面上,而不至于原地打转或者侧翻。
那么怎么才能让家长与我们在同一条船上并且像同一方向用力划船呢?很多时候你会
发现家长很少跟我们讨论教育中的大事大非,而是孩子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那就给他讲故
事吧,给他讲他孩子的一颦一笑,讲他孩子的吃喝拉撒,讲他孩子的点点滴滴,讲的时候要
注意突出细节,并且注意“用词”和“共情”。
当我们把孩子成长中的关键时刻,以故事的形式,用适当的语言语气讲出来的时候,他
能感受到一种扑面未来的生命活力,这些语言将在他心里开出一朵花来。这样做的精神内
核在于:家长会感受到老师很关注我的孩子,用心的帮助了我家孩子并且真心的喜欢我的孩
子。然后你就可以此刻面带微笑,恰到好处,不卑不亢的给出你的教育观点和意见。这个时
候你的故事就成功的帮助你攻下强敌夺得阵地!
道理在故事里,价值也在故事里,很多误会也会笑容在故事里消融
都说一位教师的光阴是一本书,如果你读完这本书,不意味着这个故事已经结束,而是
会被自己教过的学生们翻译成更好的语言,生成更美好的故事流向远方。那么过完今天就让
我们暂且先合上这本书,深吸一口气,告别这个学期的跌宕起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