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洗澡的顺序,今天随便问了几个伙伴,似乎都没整明白。
而有些特别关心健康的人,对事关健康的任何小事都不会忽视,比如洗澡时先洗脸还是先洗头,全搞得明明白白。
01
洗澡正确顺序是怎样的?
第一步:洗脸
进入浴室后,热水开一会就会产生热气腾腾的蒸气。
毛孔遇热会扩张,如果你没有先将脸洗干净,脸上积累了一天的脏东西,便会趁你毛孔大门开启之时,潜入你的毛孔。
而且随着毛孔的扩张,而深入到皮肤深处。经常如此,堵塞毛孔的脏东西会越来越多。
所以,洗澡时要先洗脸。
第二步:洗身体
洗身体也是有顺序的,应先从远离心脏的四肢开始,等身体适应后,再清洗躯干。
记住不要为了过度清洁,反复使用毛巾在肌肤上搓擦,你洗的是皮肤不是铁皮,否则易损伤皮肤,使皮肤角化层脱落,皮肤会更干燥。
最后一步:洗头
为什么最后才洗头呢?
1.可以避免冷热交替刺激导致头部血液流通不畅,减低诱发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2.经过一段时间热水冲洗,头皮跟头发在水蒸气中得到充分滋润,更利于清洁及头皮健康。
洗头时,将头发充分打湿,洗发水揉搓起泡后,再涂抹到头发上。
而用护发素时,要从发根轻揉至离发根1-2厘米处,不要涂抹到头皮上,否则容易造成化学残留,堵塞毛囊,引起脱发。
02
多久洗一次澡比较好?
有些人说天天洗澡最干净,爱干净是好事,但洗澡过多会改变人体表面正常有益细菌的分布,过度清洗和揉擦会导致皮肤变得干燥。
头发同样如此,如果你洗发过勤,会发现头发变得越来越毛燥。
那多久洗一次澡比较好呢?
冬天一般一周洗两次或三次,在夏天或者爱出汗的人,可以一天一次短时间淋浴;
皮肤敏感人群如老人和婴幼儿,淋浴时间和次数需要相应减少。
03
洗澡的水温多少度合适呢?
为了保护皮肤,水温不宜太高,应与体温接近,一般以35-40℃的温水为宜。
若水温过高,会使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缺氧;
水温过低则会使皮肤毛孔突然紧闭,血管骤缩,出汗散热受阻。
如夏天有些人尤其喜欢洗冷水澡,但从热环境突然进入到冷水澡的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意外,一定要小心才是。
04
一次洗澡的时间多少合适?
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内,老人、小孩及心血管患者最多不超过20分钟。
时间过长,会导致交感神经长时间兴奋,心跳和血压上升,导致心脏负担增大。
05
晚上洗澡好还是早上洗更好?
很多人觉得晚上洗澡比早上洗更好,能让人充分放松,但其实不可一概而论,各有各的好处,就看你适合哪一款。
早上洗澡的好处:促进身体血液循环,让身体尽快从沉睡状态恢复。
比如油性皮肤、夜间出汗的人,还有白天没有接触到过多病菌的人,回家后只需清洗手和脸,洗澡可以交给第二天早上。
晚上洗澡的好处:放松肌肉,舒缓疲劳,清除白天积累的污垢。
比如白天化妆的人,干性皮肤的人,还有周围环境不洁净的人群,最好晚上洗澡。
06
哪些情况不适宜洗澡?
1.空腹时最好别洗澡:洗澡一定不能空腹,而应该是吃饱休息一个小时再洗澡。
饭后洗澡,一是有充足的能量供给;二可避免因饥饿可能引起的无力、眩晕、休克等机体不适。
2.饭后不要马上洗澡:饱餐时胃肠蠕动,对血液量要求较大,但洗澡时血液会向体表皮肤转移,那么胃肠的供血量就会减少,影响消化,久而久之可能会引起胃肠道问题。
3.喝酒后不能马上洗澡:在酒精刺激下,血管会轻度扩张,扩张结果就是血压降低。
而在这种情况下洗澡,血液往体表转移时可能会让血压降低更明显,血压降低则表明血液供应可能无法满足体温改变,此时很容易发生晕厥。
4.运动后不能马上洗澡:因为机体受到热水刺激后,会导致肌肉和皮肤的血管扩张,使流向肌肉和皮肤的血液进一步增加,导致其他器官供血量不足,尤其心脏和脑部。
特别是对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的人来说,一旦引起心脏和脑部严重供血不足,很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
5.脑力劳动后不要立刻洗澡:脑力劳动时,大脑高速运转,对血液需求量非常大。
如果立刻去洗澡,血液会向体表皮肤进行转移。
而在洗澡过程中,体表对血液的需求量大,这很可能会立刻造成大脑供血量迅速降低,引起供血量不足导致晕厥。
健康无小事,以后洗澡可别再乱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