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气花在改变,而不是想改变

从人手一本的《自控力》到各类APP上时间管理小技巧,我们获取的关于自我管理的信息够多了。

但很显然大多数都没有奏效。我们把TIPS贴在墙上写在手账记在手机壁纸,日夜诵读,却不能在需要放下手机睡觉的时候立刻关灯。

为什么?

原因之一也许是,我们在太多不必要的时刻提醒自己,而在真的坏习惯发生的时候,我们没有知觉或者没力气去改变。

既然如此,我们需要把精力分配在现在而不是之后,所谓别老想七想八先干手头的活。困倦着叠被子的时候不要回忆“如何早睡”,上学上班路上不要计较“中午怎样控制卡路里”,开始工作的时候不要想“规划时间的三个方法(这是你工作前该干的事)”,收回你散漫的思维,这种浮想联翩未尝不是休息,但绝对比你趴下深呼吸再睡几分钟消耗更多意志力。

当然,这会让我们想起《如何保持专注》。但如果我们只想起保持专注力的五种技巧,而不实践任何一种,我们永远不会专注。

这是针对精力分配失调的建议,或者说提醒,它本身就是坏习惯的一种。我们常常认为解决坏习惯的第一步是认识你的坏习惯,提醒自己不要犯,第二步是建立良好的习惯,第三步是走出坏习惯带来的痛苦。但在实践中把它们颠倒会有更好的效果。

第一步,别再沉湎于坏习惯带来的痛苦。肥胖、近视、驼背、效率低下、一事无成,不断提醒自己处在自作自受的糟糕情境中绝对无济于事,乃至雪上加霜。别再想那些痛苦了,它们是结果不是原因,你对它们认识得再透彻也无法改变他们。

第二步,充实自己,建立良好的习惯。“我要做”总是比“我不做”来的简单点,后者在和日积月累的你自己对抗,前者则是积极地告诉自己在改变。

第三步,培养对坏习惯的觉知,出现的时候再改变,出现的时候就改变。培养觉知不等于时刻警惕,比如你希望自己不要再暴饮暴食,那么觉知指你肚子有点撑时(暴食倾向不严重的可以在快饱时)的自我意识,警惕则是你饿个半死的时候还老跟自己说别吃太多。当坏习惯露出触角的时候踩下去,你会放松很多。

以上只是一个千万角度之一,最重要的,还是无数人说过的,少想多做,让脑子干正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敬国老师案例回复思路 最近在考虑是,把孩子丢在新房的小区幼儿园给他奶奶带,还是自己带去广州? 广州的住房环境要差...
    思小念052阅读 325评论 0 0
  • 一听到三分钟热度,你第一反应是什么,应该是不太好的印象吧。是小的时候,给父母说想要学跳舞,学了一个星期就不想去了,...
    瑞欣的阳台阅读 483评论 0 2
  • 孩子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陪着!如何高质量陪伴?调成和孩子一样的频率!把自己变成孩子! 昨天你安静地蹲在我旁边,听我...
    菠菜妈阅读 197评论 0 0
  • 我朝人群轻声略带卑微地询问着, 是否瞧见了一位诗人,我的丈夫? 许久了,却依然得不到任何回应。 我日夜苦寻,在无人...
    糖点什么阅读 15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