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手一本的《自控力》到各类APP上时间管理小技巧,我们获取的关于自我管理的信息够多了。
但很显然大多数都没有奏效。我们把TIPS贴在墙上写在手账记在手机壁纸,日夜诵读,却不能在需要放下手机睡觉的时候立刻关灯。
为什么?
原因之一也许是,我们在太多不必要的时刻提醒自己,而在真的坏习惯发生的时候,我们没有知觉或者没力气去改变。
既然如此,我们需要把精力分配在现在而不是之后,所谓别老想七想八先干手头的活。困倦着叠被子的时候不要回忆“如何早睡”,上学上班路上不要计较“中午怎样控制卡路里”,开始工作的时候不要想“规划时间的三个方法(这是你工作前该干的事)”,收回你散漫的思维,这种浮想联翩未尝不是休息,但绝对比你趴下深呼吸再睡几分钟消耗更多意志力。
当然,这会让我们想起《如何保持专注》。但如果我们只想起保持专注力的五种技巧,而不实践任何一种,我们永远不会专注。
这是针对精力分配失调的建议,或者说提醒,它本身就是坏习惯的一种。我们常常认为解决坏习惯的第一步是认识你的坏习惯,提醒自己不要犯,第二步是建立良好的习惯,第三步是走出坏习惯带来的痛苦。但在实践中把它们颠倒会有更好的效果。
第一步,别再沉湎于坏习惯带来的痛苦。肥胖、近视、驼背、效率低下、一事无成,不断提醒自己处在自作自受的糟糕情境中绝对无济于事,乃至雪上加霜。别再想那些痛苦了,它们是结果不是原因,你对它们认识得再透彻也无法改变他们。
第二步,充实自己,建立良好的习惯。“我要做”总是比“我不做”来的简单点,后者在和日积月累的你自己对抗,前者则是积极地告诉自己在改变。
第三步,培养对坏习惯的觉知,出现的时候再改变,出现的时候就改变。培养觉知不等于时刻警惕,比如你希望自己不要再暴饮暴食,那么觉知指你肚子有点撑时(暴食倾向不严重的可以在快饱时)的自我意识,警惕则是你饿个半死的时候还老跟自己说别吃太多。当坏习惯露出触角的时候踩下去,你会放松很多。
以上只是一个千万角度之一,最重要的,还是无数人说过的,少想多做,让脑子干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