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4日李慧慧分享第431天:摘自《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让孩子爱上学习》[美]德博拉·斯蒂佩克 [美]凯茜·西尔 著
给予理解和产生共情或许会很难。面对孩子的失败和消极情绪,你可能会生气、烦恼和无助。你可能会自责,或者当他没有达到你的期望时你觉得失望,所以知道该说什么比实际上说什么要容易。
中国的爸爸妈妈们看到孩子不如人意的表现时,或许会情绪失控,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自己知道这种负面情绪对孩子不会有什么帮助,可是又无法控制自己担心孩子的未来,发过脾气后又会很自责。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时可以选择把自己的不满情绪用文字记录下来,在记录的过程中舒缓情绪,整理好自己的心情,计划好该如何跟孩子谈心。这样可以给孩子示范如何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理解和宽容。此外,还可以选择跟好朋友或者值得信赖的人聊聊孩子,请朋友客观平静地分析症结所在,听取对方的意见。
如果先跟配偶或朋友发泄一下情绪,可以会有所帮助,等平静下来后,可以跟孩子再次讨论这个话题。举个例子说,布里奇特抱怨因为没有准备而导致演讲报告没做好时,妈妈很生气(尽管前一天晚上妈妈提醒过很多次)。但是当布里奇特第一次提到失败时,妈妈没有说“我早就说过”这样的话。晚些时候他们重新回到这个话题。
妈妈:你今天下午听上去好像有些难受,因为你口头读书报告没有准备好。
布里奇特:是的,我觉得太傻了。
妈妈:什么让你觉得这么傻?
布里奇特:我以为我可以在体育课上练习,因为我膝盖疼,可是今天体育课没有打排球,而是听了个关于体育精神的讲座,所以我就必须得听那个了。
妈妈:听上去你冒险把事情拖到了最后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