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春秋”,而不叫“冬夏”之类的?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简称春秋,为什么叫“春秋”,而不叫“冬夏”之类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春秋”一词可以概括东周前期的时代特点

从东周开始,周王的势力减弱,社会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诸侯们开始不听周天子的话了,不遵守“周礼”了。

那些大诸侯们又依靠自己的强大,任意攻打并兼并其它弱小的诸侯,侵吞瓜分小诸侯们的土地,并且把小诸侯给灭了。

同时,那些大的诸侯国内部,也会产生分裂,比如晋分为韩赵魏等等。

这个时期的时代特点是:有的诸侯变大了,蓬勃发展起来了。而有的诸侯变小的,被别的诸侯给灭了。

这种特点,和春天和秋天的万物态势,有着天然的相似性。

这主要是在古人的时间概念中,春天是萌发的季节,秋天是衰败的季节。或者说,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秋天是收割的季节。

“春秋”是代表年的时间概念,“冬夏”则不是

古代的史书,在司马迁写《史记》之前,主要是编年体,相当于一年的大事记(《史记》用的是纪传体)。

司马迁图片来自网络

司马迁这个一年的大事记,就是以年为单位的。因此,以“春秋”来命名这个时期,也是比较合适的。

春天到秋天,然后秋天到春天,就是草木生命的一个轮回,这就有了时间的概念。

而“冬夏”没有这种的典型意义,用以表示时间概念,显然是不够恰当的。

因此,用“春秋”来作为中国历史发展这个时期的命名,是非常恰如分。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鲁国史书《春秋》是经过孔子编纂的,从汉代把儒学提到至高无上地位的时候,作为儒学宗师的孔子。

他所修订过的史书,当然也具有了崇高的地位,成为儒家也是整个国家的经典之一。

因此,把鲁国的史书名字,作为一个时期的名字称谓,也是说得过去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想必大多数人都知道周,春秋,战国,可能也会知道其中的一些历史事件,但想必对其中的逻辑脉络不是很清楚,下面就给大家理...
    达一笔谈阅读 11,579评论 0 6
  • 朋友从微信里发来一个腾讯地图链接,打开后,显示是在北马里亚纳群岛。 他是做保健品生意的,还算有点钱,出国也很正常。...
    陈牧羊阅读 3,157评论 0 0
  • 红梅总惹西风妒,栗栗阴寒尽是骸。 双椅无端空曳荡,幽庭寂寂为君开。
    霙愔阅读 3,335评论 11 6
  • ThreadPoolExecutor简介 并发包中提供的一个线程池服务 线程池的工作过程 线程池刚创建,里面没有线...
    加大装益达阅读 1,358评论 0 0
  • 夏天象收到的礼物 满满有你的祝福 所以我在夏天感觉很幸福 最珍贵的是你的声音 这是世界上最宝贵的 我每每都多听恩遍...
    原郎阅读 3,211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