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与人合作,学会互助
3.设立校园写作支持项目
要想提高所在大学的教师写作能力,你有很多办法可用。你可以从小处做起,联系本系或外系的几名同事,发起写作小组。你可以组织一个非正式的集中写作活动,为教工争取一个安静的写作空间,制订学术休假问责流程,或者为图书馆里购买一批写作辅导书。
在大学里发起正式的写作项目意义很大。因为这不仅富有成效,而且开销不大,所以大部分学校应该都会支持该项目。正式的教师写作项目囊括了上面所有的建议:建立写作小组、集中写作、设立专用空间、制订长假规划、充实写作辅导材料。但是这些项目是有支持、有体系、有宣传的。关于设计教师写作项目,2013年出版,由安妮·艾伦·盖勒和米歇尔·艾奥迪斯编辑的论文集《教师写作计划指南》(Working with Faculty Wrilers)是一部设计教师写作项目的力作。书中集合了多种最佳的实践、业内专家的有益思想、言之有据的建议和激励。校方即便心怀疑赛,该书也会帮助其看到正规教工写作支持项目的价值。
我在塔尔萨大学发起并负责了教工写作支持项目,出乎我意料的是,过程很简单,成效也很大。我是系里的老人了,而且是讲席教授,所以我主动提出将自己的思想、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方面,以此来顶替一门课。第一年时间不太够用,但之后项目就开始“成长”了,同时我还能开工作坊,进行个人咨询。如果项目规模更大、更专门,尤其是在人多的大学里,可能就需要更多的课时,或者专人专任了。
我是幸运的,塔尔萨大学的亨尼克学术成就中心为项目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许多大学都开设了旨在提高教工教学能力的项目或中心,写作项目挂靠在下面很方便。但是,写作项目也可以独立出来;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挂靠在现有的本科生/研究生写作中心下。
乍看起来,将教工和学生的写作支持项目合并起来是合理的,但我真的不推荐这样做。教工不太会去参加为本科生、研究生开办(或者有关联)的项目。学生项目的重点是辅导写作,让写作遇到困难的教工参加这样的项目会让他们感到很羞辱,丢面子。校方应当关心处于不同阶段的教工各自面临的挑战,并分别配置相应的资源,解决特定的写作障碍。
设计和提议塔尔萨大学教工写作支持项目时,我是按为期两年的实验性项目开展的。我对学术写作很关注,但没有相关资质也算不上专家。但是,我之前发现了若干对自己有效的写作技巧。多年来,同事和学生也觉这些技巧很有效果。于是,我阅读(或重读)了心目中该领域最优秀的著作,并提出了若干开销不大有望帮助他人的计划方案。
我单独约见了各学院的院长,确保该项目对各学科写作都有意义。我还向系领导汇报了自己的计划,听取了他们对于教工最需要的写作技能的意见。由于大学方面的支持,包括亨尼克中心主任的大力协助,我们获得了一个学期的活动场地,做了相应布置,购买了一批新书,对计划项目——写作小组、工作坊、写作之家、个人咨询——进行了宣传。
项目开始时,所有四个学院的同事就都参与了进来。新设的医学院成立后,我应邀制订了满足其特殊要求的项目。总体来说,我们仍在扩充藏书,组织工作坊和集中写作活动,为新教工新设写作小组,为老教工维持写作小组。
上述做法对我是有成效的,目前正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学院和大学。接下来,我会简要描述适用于小型大学的正式写作支持项目的各关键要素。这些要素修订后可适用于规模较大的院校,以及规模更小的非正式项目。写作支持项目不拘地点,立竿见影。
1.教工写作辅导资料库。可包括书籍、文章和网站。本书最后的参考书日可世众 但不挂一漏万;而且每年都有新的写作指导书面世。我们的资料存放在“阁楼书架”上,可供组员阅览,亦可外供(期限为二日)。工作坊上也会打印文章和相关材料,新来者可以带走。有的写作指导书并不适用于学术语境,所以要精挑细选。藏书应针对各个学科。给同事推荐材料时应有的放矢。新上架图书应发布公告,让大家了解资料库动态。
2.项目专用空间。用于写作和项目相关活动。我们把图书馆的一个小办公室改造成专用空间,位于亨尼克学术成就空间对面。房间是斜面天花板,有一扇小窗户,两面书架。我们给它起名叫“阁楼空间”,配置了几盏落地灯、两个小皮革沙发、一张咖啡桌、两把椅子。白天是开放的,晚上如有教工申请,图书馆工作人员也会开门。我们还把旁边的储藏间改造成了小餐厅,里面有冰箱、微波炉和咖啡机。阁楼空间的功能是存放辅导书(可以运用图书馆系统进行借阅管理)和其他辅助材料,这也是教工休息室、写作小组会议室和我的保密咨询室。它是为本项目的各种活动量身定做的。
3.选择多样化。有些教工可能只想学习几种提高效率的技巧,有的只想每年参加几次工作坊。有的想长期参加写作小组,帮助某个项目的写作,有的则需要个别指导。所以,要给同事们提供多层次、多方面的活动,当然还要保密。面对写作难产并不容易,有些同事可能不愿意参加工作坊、加入小组,甚至连个别指导都犯难。但是,他们会翻阅相关书籍、查看链接,或者阅读工作坊上发放的材料,这些都可能引导他们日后的深度参与。
4.每年组织几次工作坊。我每年至少组织四次,每学期两次,同时面向常客和新人,主题分别是“确保时间、空间和精力”“阻碍写作的误区”“正确克服拖延”“学者如何做科普”。人数少、较随意的小组分享的效果最好,但也可以办成规模较大的研讨会。其他大学的写作项目也会组织类似的工作坊,以及各种主题的研讨会,探讨的内容包括针对具体学科的写作建议、期刊论文的修订与重新送审、充服拖延症、与编辑合作等。我希望今后能够组织数字写作技术方面的工作坊,并针对不同学院推出更具体的活动。
5.许多工作坊会发展为临时写作小组。“确保时间、空间和精力”工作坊结束后,参与者经常会决定接下来的几周里继续见面,报告写作技巧的效果;“正确克服拖延”工作坊结束后,大家也会继续见面,互相帮助,把某些项目捡起来,把另一些项目丢掉。工作坊举办很久以后,参与者还会互相告知自己的成果。我当然乐意协调这类临时小组,但我坚定地认为,长期写作小组应当能够自我维持、自行组织。
6.长期写作小组。是我们的写作项目中具有最持续成效的一个项目。写作小组没有一定之规,也未必要永续。随着时间推移,写作小组可能对某些成员意义很大,而其他人则不愿意或不需要参加。教工写作支持项目负责人可通过下列手段来帮助长期写作
小组:协调组员构成和活动时间,提供活动场所、建议和守则,发生冲突时建议采取建设性行动。但是,我认为,每个小组都应该根据当前成员的需求选择活动形式,以及有选择成员构成的自由。我鼓励同事们按照需要发起和改造小组,让每个人都可以创立、加入、延续适合自己的小组。
7.教工写作空间。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恰好有一处优美而安静的教工阅读室,还没多少人用,很适合教工来写作。它与我们的写作项目没有正式关系,但地方不远,条件也正合适写作。在校园里寻一处僻静所在,让教工不受打扰地写作几个小时,这是校方支持教工写作的一条卓有成效的举措。
8.安排集中写作。可以是一整个下午,也可以是一整天。这项措施在教工写作支持项目中也很常见。基本思想是把写作相关信息与规定时间、目标的写作活动这两者结合起来。我们的暑假集中写作安排在毕业季前,时间为六个小时(上午9点至下午3点,提供午餐),效果非常好。活动中,我们会回顾提高写作效率的工具和技巧,发放空白月历,然后确认和规划暑假中写作、放松、休整这三者的目标,要求参与者坚持计划。活动预留了空白时间,参与者可以动手执行暑期的计划,也可以安排暑期的任务。于是,每个人离开时,都获得了对自己研究的建议,制订了计划,取得了进展,暑期写作目标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其他院校的写作项目可能包含上述的部分或全体要素,还可能安排周六全天封闭集体写作,在校外的僻静场所进行多天的集中写作,或者每月组织一次全天的写作集训营。封闭写作、校外写作、集训营可能会给陷入停滞的同事一个全新的开始,对提升项目在全校的知名度也有好处。但是,这种长时间、浸没式的写作“桃源”并不能带来持续的帮助,而每一个学术写作者需要的其实是勤动笔、压力小、有收获。
我也试过其他一些方法,效果不大,至少目前是这样。一开始,我定期安排了“随意拜访”时间,地点在阁楼空间,提供点心,大家想来就可以来。但除了第一周外,来的人寥寥无几。现在,我会每周留出几个下午的时间,用于小组见面和个别约谈,根据需求会安排在阁楼。如果你所在的院校规模较大,不妨规定项目中心每周的开放时间,提供点心和非正式谈话,每周或每月可以设置不同主题。
我曾经希望在每个系指定一名教工,担任各学科的写作教练,但是很少有同事愿意投入这样既无定规,亦无回报的事业。然后,我意识到,为了保护前来求助、尚未取得终身教职的新同事,保密工作要做好。现在,我会与各院系负责人合作,指定尚在积极发表成果的学者担任本学科的负责人。我会根据需要,与他们确认写作范式的问题,同时避免侵犯任何人的隐私。
我还在想办法啃下最硬的一块骨头:不愿承认自己已经不再动笔的、已经获得了终身教职的资深教师。目前,项目最适用的对象似乎是人文、社科、艺术领域的新教工,以及暂时陷入停滞的资深教师。我还在寻找更好的方式去帮助多年没有成果发表的学者,以及自然科学领域中抵触写作的教工。
我们还取得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成果:塔尔萨大学教师撰写的一系列文章。灵感来自于机械工程系的一名同事,他也是一名成功的科普作家。他想要写一系列通俗易懂的文章,吸引本科生加入学术界。本校出版的《求索的生活》(The Life of Inquiry)文集的供稿人包括“学者如何做科普”工作坊的参与者,以及听闻此事的同事们。目前,该文集发放给了有志学术的学生,本科新生也人手一本。
全校范围的教工写作支持项目也可以与其他活动联动,包括承办科普作家访校,邀请学术写作效率领域的专家举办工作坊,主办年度出版成果展示活动等。教工写作支持项目对改善学术大环境也有益处,因为它们提供了能直接指导实践的技巧和支持手段,而且鼓励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不管身在何处,我都鼓励你去发展上面所说的项目。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名渴望推动写作进步的资深学者,有来自行政方面的支持,同事们也对这些项目感兴趣,还有适当的空间,那么创办写作支持项目就再容易不过了。但是,哪怕是在——尤其是在——令人精疲力竭的恶劣环境中,改善所在大学的写作氛围也是有可能的。无论用何种方式,把教工写作支持项目建立起来吧。发现有益的技巧和资源、开辟校内写作空间、发起写作小组、组织工作坊和集中写作时间,这些活动都会成效显著,立竿见影。小处人手也好,大处着眼也罢,先干起来吧,看看事情会起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