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所有提交样片方案的人里资历最浅的,那一刻我明白了,年纪不是别人瞧不起你的理由,幼稚才是。
到北京的第一年,我想融入北京,却发现这不是大海,我也不是水滴,它更像是一个不停旋转的圆盘,我是上面的一颗珠子,稍不留意就会被甩出去。想融入同事,但聊着聊着发现大家未来的规划不一样,再聊下去就会起争执。
梦想是不需要分享的,只能自己埋头去做。真正能把头埋起来,融入同事这件事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其实并不可惜,因为所有的好我都用文字记录了下来,并没有忘记。
因为每个人在各自的成长过程中能遇见一群让自己工作起来开心的人,就是幸运。但没有人能陪另外一个人走那么久,每个人都要习惯,无论你走了多久,你必须是一个人。
顺境中大家随波逐流都是风景,逆境中抱团取暖也只是杯水车薪。
后来就真懂了,在生存这条路上,没有人能一直陪着你,你也不用强求,但一个人要做到的是在自己的每一段人生都要遇到合拍的人,然后告别,再去遇见另一条道路上的人。
像一棵外地飘来的蒲公英,被各种现实吹得四分五裂,怀揣着一颗活种子不随意停歇,决定扎根落地的那一刻,一定是看准了。看准了自己一定能发芽,看准了这一片大地能让我长出新的蒲公英,然后等一阵风,一定会飞起来。
节制,又不放纵。
点睛,又不添足。
每个举动都在尊重爱情,尊重自己和你。
一见钟情有一见钟情的快感,细水长流有细水长流的妥当。
说到底,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人与人之间怎么发展,需要的都是仪式感。
回忆里的种种都是能在多年后想起的细节,这些细节就是感情中的仪式感。
原来父子的关系像一条河流,初始都是奔腾的,然后遇见断崖,便下坠,遇见冬天便结冰,巨大的冰川矗立在两人之间,然后遇见春天,父子开始懂得彼此,眼里的泪是融化的冰雪。我想我和他的关系迟早会回到奔流不息的大河,像当时我出生时那样。
人都是在反复中成长,也总是在自我否定中重生。推翻以前坚信的东西不是容易的事,能记住并以此提醒自己,似乎就显得更为重要。就像前面说到的,以前觉得自己很会回答问题,后来才知道学会在什么时机提出最好的问题才更好。
以前觉得很多人喜欢自己真好,后来觉得自己能一直喜欢一个人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