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郭继承老师的课收获不一样。
一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很重要,这是一种大智慧。
苏格拉底有句非同寻常的话“我知道我是无知的”。
苏格拉底诚恳地说出自己无知,这是有来由的。
那是因为和孔子生活在一个时代的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他是在探究人生与宇宙的奥秘过程中,发现很多事情难以找到确切的答案。
所以他生出对自己无知的感慨。
然而他此言一出,却并不被人认可。古希腊雅典很多人很佩服苏格拉底,纷纷说他是当时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很纳闷。
于是他就径直向古希腊的拉菲尔神庙走去。向神求问,并且在神庙抽了一签儿,他想看看神的看法,神谕说他确实是个有智慧的人。
回来的路上,苏格拉底依然困惑,我对宇宙人生好多问题探究无果,我怎么能算有智慧的人呢?
在百思不得其解中,他陷入深入思考。
忽然有一天,他仿佛顿悟,他终于明白了,人们之所以认为他有智慧,是因为虽然他和大家一样无知,但与众不同的是他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
而好多人无知的人并不知晓自己的无知,仅凭这一点,苏格拉底就可以成为有智慧的人。
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都是有局限性的,认识自己的无知和局限性才有可能扩大视野,去超越局限性,从而有新的发现和发展。
二是一个人如果认识不到自己的局限性,骄傲自负,刚愎自用迎来的往往是失败或者祸端。
这里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楚霸 王项羽了。
当时刘邦刚入咸阳时,羽翼未丰,但入城时就对士兵“约法三章”。他的变化被项羽谋臣范增注意到了。
范增提醒项羽说,刘邦在山东时贪恋财色,而这一次却一反常态,既不贪财也不收女人,他要有大动作大抱负。
趁他力量尚小,应该攻取灭了他,以绝 后患。但项羽不以为然,认为刘邦不如他,也不认为刘邦能威胁到他。
结果鸿门宴上他放虎归山,气得范增仰天长叹,断定项羽必有大难。
果不其然,后来项羽被刘邦逼得走投无路,只能乌江自刎。这就是认识不到自己无知又不听正确建议的后果。
三是一个人能否认识自己的无知和局限性,能否广纳谏言,某种程度上决定人的命运。
大汉高祖刘邦成就霸业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经典的话: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能充分认识自己相比于张良、萧何、韩信三个人的不足,知人善任,平定天下,才创建了大汉王朝。
不妨用以下几段名言来总结一下我今天的学习心得,给大家以提醒:
1、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
——乌申斯基
2、骄傲是无知的产物。
——苏格拉底
3、承认自己的无知,只表现一次无知;企图掩饰自己的无知,就得表现几次无知。
——日本谚语
我的头条和百家号:书香话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