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堪称我家年度“心脏过山车”大戏,主角是我家那位烟雾病病友,陪演是刚上道的“传声筒”儿子,而我,是全程攥着手机、脖子伸得比长颈鹿还长的观众。
上午九点半,手机“嗡嗡”震的时候,我手里做衣服的动作直接僵住——这小子早不打晚不打,偏赶在检查出结果的节骨眼来电,我心里瞬间上演了八百集家庭伦理剧,连“万一要再手术,家里存款够不够,还需要借多少钱?怎么借?找谁借?”的算盘都扒拉到第三遍了。
接起电话,他倒是直奔主题:“妈,交费了没?”我强装镇定:“昨天的单早交了,今天的你先垫着,差多少我补。”说完我屏住呼吸等下文,耳朵恨不得贴进听筒里,结果这小子轻飘飘一句“哦,那没事了”,“咔嗒”就挂了!
我举着手机愣了三秒,敢情这通电话就为确认个交费?合着我刚才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全是自作多情瞎紧张!得,就当提前给心脏做了回“抗压训练”吧。
没等我把这口气顺匀,十点刚过,手机又响了。我深吸一口气接起,这次儿子的声音明显带了点“任务完成”的轻松:“妈,我跟你说,医生说了,没大问题!药接着吃,不用减。”
这句话跟给我身上卸了个百斤重的担子似的,刚才还紧绷的肩膀“垮”地一下就松了,连做到一半的叉子都停下来的。
说真的,这两日,我和他心里都压着块石头——怕他烟雾病复发、要动手术家里直接乱成了一锅粥,刚有点起色的日子差点被打回原形。我这抠抠搜搜存点钱,先是备着女儿初中升高中,后来她读了公立高中用不上,又赶紧挪去当大学储备金,就图个“手中有钱,心中不慌”。
结果昨天他一句“头疼”,我那点好不容易攒的底气,瞬间又悬了起来。
现在好了,医生一句“没事”,比啥都管用。挂了电话我琢磨半天,感觉这几年自己跟“变形金刚”似的,跟以前那个连说话都怕脸红的我,简直判若两人。
以前我多省心啊,家里大小事有婆婆拿主意,我乐得当“甩手掌柜”,说话细声细气,连跟人拌嘴都不会。可自从他生病,一切都变了。
婆婆不知道是急糊涂了还是咋的,变得越来越咄咄逼人,总把我当外人防着,我要是再软下去,全家都得跟着受委屈。没办法,我只能把“温柔体贴”先揣进兜里,学着像老母鸡护崽似的,遇事敢跟人掰扯,连说话声音都大了八度。
有时候我也纳闷,明明心里疼他疼得不行,嘴上却总忍不住“凶”——催他早睡,怕他熬坏身体,说出来就成了“再生病我不管你了”;让他吃点保健品补身体,话到嘴边就变成“跟你说多少遍了,这点钱别省”。
今天结果出来后,我开始反省,咋就不能好好说话呢?
后来翻到曾国藩说的“慎独”,才有点明白过来。我这哪是“嚣张跋扈”,分明是这些年被逼出来的“铠甲”。不过还好,现在日子慢慢稳了,我也该把“铠甲”松松劲,别总把好好的关心,变成“刀子嘴”。
下午把手头活赶完,便早早下了班——今儿啥也不想干,就想回家好好陪陪她。刚推开门,就见她坐在沙发上,像往常一样笑着抬眼:“你回来啦?”一瞬间,心里头满当当的,全是踏实。
下午把手头活赶完,便早早下了班——今儿啥也不想干,就想回家好好陪陪她。刚推开门,就见她坐在沙发上,像往常一样笑着抬眼:“你回来啦?”瞬间,心里头满当当的,全是踏实。我忽然觉得,这两日的“虚惊”也值了。
一家人嘛,不就是这样,有点小波折,但只要心在一起,再难的坎也能过去。
以后啊,我争取少点“河东狮吼”,多点“温柔细语”,毕竟,日子要往甜里过,咱也得学着把“铠甲”换成“软棉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