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愚人节”这天,跟着春秋旅行社的“靡导”(此“靡导”非彼“迷倒”也!)一路进发,大概的行程需要两个小时,她毫不掩饰的自我介绍,与现场死寂的氛围尚有一些“差距”。车上的人,并不关心你的“级别”和“荣誉”,他们尚无配合的意识,也没有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习惯。因此,“靡导”感到很尴尬,她近乎敷衍了事的唏嘘,很难博得大家的“迎合”。
一觉醒来,周庄到了。
与五年前的周庄相比,这里似乎商业味更浓了。
一路走来,最先映入眼帘的,并非小桥流水人家,也非“迷楼”琴棋诗画,而是名震江南的“万山蹄”。
除了“张厅”看不到买卖摊位,就连富甲天下的“沈厅”后厨,依然免不了“生意”的意味。尽管现代人,与之900年前的古人,要更现实的多,但多少失去了古人的淳朴与善良。“财迷心窍”的现代人,已经把这样一处桃花源,俨然变成了商业店铺。这与古代的经营思路,有着天壤之别,很多时候,现代人应该向古人学习。
富甲天下的沈万山,你半身守财,末了钱财都贡献给了修筑南京城,也算是一个“企业家”,但都说他是被大明王朝给逼迫的,想来也甚是悲催。走过沈厅两侧的墙壁浮雕,透过暗沉的厅灯,一幅跨越三百年的历史画卷,不禁侵蚀了一颗自是爱国的心。如今的周庄,早已把厚重的历史掩埋于繁暄之下,唯有近代的“钥匙桥”,留下一座中外友好的见证。
这里的粉墙黛瓦与书上所写,差别很大,几乎全有雕琢的痕迹,当然,目前的保护可能更趋向于牢固实用,外面的精致与雕饰,可能就次之了。河道两侧的风光和街道上的热闹非常,形成了鲜明的对应。走了半天,感受不到一丝清幽宁静的小巷情趣,反而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你的心境全然融不进琴声悠扬,歌声如涧的水乡泽国,反而都是如一种看似热闹的萧条。
阳春四月天,除了寻访历史的遗迹,踱步之间,尚能涉猎一泓清水,销魂在一段水调歌头的媚笑里,也算是一段潺湲之情。可恰不知,都是身着素花布的摇船老妇,兹倒要问一句,难道这样的情景也是自古就有的,多少有些贻笑大方的失望。
“不品阿婆茶,不算到周庄”的说话,也算是经典,可这多少有点强势“推销”的韵味,和曹操的名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相比,多少有些太过直接。即便是到了周庄,如果你没有沏上一壶阿婆茶,那也是白来,可见汝算是白去了。
再去,就是隐匿在木兰之内的全福古寺,水榭之间,映衬着不计其数的红鱼,佛龛上的诸佛,神态各异,绮云绕栋,焚香不止。当你走出寺院,眼前便是天水相连的南湖了。水波涟涟,湖中泛舟,更有一番诗意。
别离之时,莫名的生出遗憾,遗憾的是,市场经济的洪涛骇浪,却席卷了这个原本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让这个本来民风淳朴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商贾汇集的吵杂街市。只图浮光掠影的一瞥,而非心灵返璞的净化,这多少留下一丝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