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了有名的江南古镇乌镇、西塘,这次去同里,感觉物和景都逊色了不少,踽踽独行青石板上,实在找不回那梦里水乡的感觉了。
一个小女孩问我,哪儿的风景最能代表同里,我指了水,然后指了明清遗风的古建筑,小桥流水人家。她撇了撇嘴,我想她的感觉可能和我差不多吧。她问我一个人?得到我的肯定答复之后,她约我一起去周庄,据说江南古镇最有名气的就是乌镇和周庄,周庄没去过,那就去一趟吧。
周庄的古建筑大多数是依水而建,去旅游的人只要不惜钱,就可以在邻水客栈枕水而眠。周庄后来如此出名,得益于画家陈逸夫先生,陈逸夫把画送给外国友人,外国友人再送给国家领导人,周庄由此得到了重视,作为旅游景点开发,而画上标志性的建筑就是双桥。
在双桥旁边有个迷楼,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为何叫迷楼,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两个不同的楼梯上去?倒是站在楼上往下一看,自然而然想到了潘金莲推开窗户勾引西门庆的一幕,当然,此迷楼肯定不是彼迷楼。
要说周庄现在的繁华得益于陈逸夫先生,而周庄的存在和历史则完全靠一个人——沈万三。沈万三始终把周庄作为立业之地,作为商品贸易和流通的基地,那时候周庄的河流和大运河相通,一直作为贸易港口对外连接。出海贸易,将周庄变成了一个粮食、丝绸及多种手工业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使周庄的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最突出的产品有丝绸、刺绣、竹器,白酒等,现在还有织布阿婆勤织不辍。手工缝制的旗袍、外套、短裤等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在周庄风景区卖衣服的,这家土布店的生意算最好的了。
周庄的酿酒坊在那里,不卑不亢,如一个年迈的老人,坐在巷口,回味历史又看着翻天覆地的盛世变化。酿酒坊从装材料的竹框到整个酿酒的设备都一目了然,可以让游客知道酿酒的全过程。这也是周庄繁荣昌盛的一个缩影。
沈万三三次大兴周庄,修建粮库,银库,客栈,庭院等。现在周庄的沈厅就是古建筑著名景点之一。沈厅的布局是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前后屋之间均由过街楼和过道阁所连接,形成庞大的跑马楼。参观沈厅,还听导游讲了一点所不知道的知识。
大厅左右各半边桌子,我开始还以为是故意做成半圆的装饰品。以前通讯交通都不方便,沈万三是生意人也是有钱人,会经常不在家,为了让到访的客人知道主人和内人都不在,就会在左右摆上半圆的桌子,不让客人久等。这是个告知男女主人都不在家的信号。比在门外挂个牌子“主人不在”含蓄多了吧。
这个圆桌下面的踏板,可不是每个人家里都有的,大户人家的女儿为了不受裹脚的束缚之痛,就在桌子底下做了个踏板,来客人的时候把脚放下面然后裙子挡住,客人就看不到大户人家女儿的脚了。
墙壁上的天窗可不是为了通风,以前男女相亲都不见面的。媒人带着男人来女孩家相亲,男女双方是不碰面的,但是大户家的小姐可以在天窗上偷窥到提亲的男儿,而男子却看不到女孩,所以,只要女方看中婚事就成了。而男子可能对女人不满意,这就显得对男人有点不公平,后来就有了让男人找三妻四妾的机会,但大老婆地位还是巍然不动的。
后花园里的井也是有讲究的,也是一种风水讲究。一般家里添了男丁,就会打上一口井,井底通龙宫,意为望子成龙。井旁边会栽上一棵桂花树,意为锦上添花。家里生了女儿,就在院外栽一棵香樟树,当香樟树长到房子高了,就意为着女儿大了,好出嫁了,这时候媒人就会来提媒说亲。
沈万山当时富可敌国,招到了朱元璋的羡慕嫉妒恨,相传沈万山家有聚宝盆,放钱生钱,朱元璋为了断他的财路,修建南京北城墙的时候,地基不稳,三番五次倒塌,有人说要用沈家的聚宝盆垫底才可以,谁愿意借聚宝盆呢?去借聚宝盆的大臣就说“三更借五更还”,沈万三想既然能还就借吧。精明的沈万山终于被算计了,古时候没有钟表,凭着鸡鸣和更夫打更的声音判断,朱元璋一声令下,全城的鸡全被杀掉,所有的更夫不再打更,那就没有五更了,聚宝盆再也没有还回来了。 沈万三的富有成为他家衰败的主要原因,本来是为了讨好皇帝,却因犒赏三军激怒皇帝,全家被流放云南,客死异乡。
沈万三的结局让游客们唏嘘不已,要是现在,他早是福布斯富豪榜人物了,说不定还混成了政协委员,生不逢时啊!贫穷出生的朱元璋心胸狭隘,终因嫉妒让沈家家败人亡!
在周庄与沈厅齐名的还有张厅,看过了沈厅之后,在张厅走马观花了一翻,张厅的建筑最大特点是“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有一条小河安静的穿过后花园的曲桥,河中穿舟。以前周庄的生意都是小商小贩划船经商,划船于别人门前或窗下从事农产品交易。
张厅的主人把周庄作为一种归隐,相对而言,张家人相比沈万三内敛多了,不暴富,不膨胀,卸下宦囊,重书香懂儒生之道,隐居乡野,人丁兴旺,安享晚年渡一生。
历史总是那么沉重,让人唏嘘不已。唯有那小河缓缓流淌,穿透古今,洗涤人间千百年,诉说悠悠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