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子规子规,归去来兮……
每年到了阴历四月,小河岸边那无边无际的麦田开始泛黄,河边的小树林里就发出一声声清脆的鸟叫。
那叫声,可以翻译成很多语言。
祖母叫它“官庄家后”,因为很多鸟儿都栖息在离我们村二里路的庞家官庄庄后那一大片芦苇丛里。
祖母还叫它“光棍捉锄”,意思呢就是,光棍子不要再懒了,该捉起锄头上坡干活了。
这是祖母自己编的。
春末,天气变暖,芦苇刚刚长得茂盛,那些候鸟从南方回来了,它们就像远方的游子回到了家乡,聪明的鸟儿,能找到自己之前的家,就像燕子一样。
(二)
每天早上,太阳刚刚升起,我还没起床,耳边就传来那优美动听的鸟叫:
“官庄家后”,
“光棍捉锄。”
我们踏着新鲜的青草,闻着春末暖暖的气息,光着脚丫,撅着小辫,穿着小花褂,连蹦带跳,去河边,去小树林玩。
耳边一直回响着那鸟儿那清脆悦耳的鸣叫声。
它们的翅膀掠过河边的麦田,飞到河面,翅尖在水面一点,又快速飞起,我睁大眼睛,就想看那鸟儿是什么样子,可往往是来不及,它等不到我看仔细就匆匆忙忙飞走了,一边飞一边不停地叫:
“布谷布谷,布谷布谷,该播种了,该播种了!”
我那时是真不知道这鸟儿到底叫什么名字,只是跟着奶奶的叫法:
“官庄家后”又来了,来了就快割麦子啦。
春地要赶快播种,不然会误了农时。
那时春天要播五谷,花生,大豆,小米,芝麻,等等。
后来才知道,这鸟儿民间叫法就是“布谷鸟,”它叫起来的偕音就是“布谷布谷”,也像“播种”的意思。
(三)
它的学名,叫大杜鹃,杜鹃杜鹃,好优美的名字,它跟奶奶的叫法截然不同,奶奶给取的名字朴实可爱,它的学名优美而动听。
但是,从南方来的朋友,又告诉了我一个让我心里跌宕起伏的名字: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她说:“子归子归,该回去了!”
这个名字,让我听了泪流满面。
我无法形容我有多么伤感。
我这个飘泊在外的人儿呀,有多少年没有听见布谷鸟的叫声了?塞外的黄土,苍凉而美丽,却见不到一只这样的鸟儿。
每年到了春末,我就特别特别想家,想念我的祖母,想家乡那片一望无际的金黄的麦田,耳边始终萦绕着那优美动听的鸟叫:
“官庄家后,”
“光棍捉锄”
“布谷布谷”
“不如归去”
子归呀子归!有多少的身不由己,让我飘泊在外?又有多少的无可奈何,让我四处流浪?
我的童年,我的家,我家中白发苍苍的老父亲老母亲。
我何时归去看望他们?
为什么杜鹃又叫“不如归去?”
又叫“子归”?
是提醒我要回家么?
我可以回家么?
我又能回得了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