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辑中作者介绍了自己去德国访学的经历及感悟。作者首次来到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在这里作者亲身体验德国人身上的严谨细致精神,在德国教授的身上感受到了“真”“情”二字,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的“求之”“求真”的学术情怀。而洪堡大学的开放精神,体现在一种包容、大气的胸怀,他们的眼光和视野是世界性的,在融合中变得融合。
凡是与基础和根基相关之物,才最有可能留存下来,成为我们自身的教育资源,转化为我们在变革中成长和发展的力量源泉。这个源泉就是德国人的逻辑:教育逻辑和文化逻辑。它们支配着教师的言谈举止,催生了他们的教育行为,凸显了德国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差异。它们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讲证据。在德国,最忌讳的表达方式就是“据说”,他们在言说中不允许出现这种含糊其辞、扑风捉影式的说法,在德国人看来“据说”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胡说八道”,他们讲究一定要明确“据什么说”、“据何时而说”,这也体现了德国人严谨的态度。
德国人对程序的坚持、坚守和固执是一种常态,他们的程序更多的体现在外在程序、规则和内在程序、规则的和谐一致。
若以教育的眼光看待程序,它的教育意义和对教育者提出这样的要求:1.教育者需要有清晰明确的程序意识,意识到程序之于教育、之于儿童生命成长的价值。2.教育者需要有发现程序、破解程序和构筑程序的能力。
作者认为现在的儿童应该接受跨文化方式的教育。世界正处在一个大融合的发展阶段,很多孩子要面临着不同地域的教育,学生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他们应该接受跨文化教育,应该给他们创造不同的地域文化体验,防止已有文化制约儿童生命发展的障碍,要帮助儿童学会不断的“越狱”,不断打破“旧我”,走向“新我”。
德国人认为儿童可以在仪式里的表演和模仿中学习。儿童的模仿行为是一种具有“生产性”的行为,并不是打印机打印照片式的机械重复,通过模仿过程,儿童将自身的渴望投射于想要模仿的他人身上,同时拷贝他人的行为,并在模仿过程中将其内化,使之成为自己内心形象、世界和观念世界的一部分。通过模仿过程,儿童可以在家庭,学校,媒介等环境中习得各种价值观念和规则等。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创造并运用仪式来营造校园文化和教学氛围,这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基本能力,即创造仪式的能力。生活中处处都需要仪式感,教学更是如此,好的仪式感能给孩子带来精神的愉悦。
在德国,儿童从小就接受自由和规范化的教育,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给予他们充分自主选择、自主表达的权利和自由。而学生拥有的种种自由不是没有边界的自由,德国文化传统更助更重视秩序规则。
德国人对于“二战”历史的反思与行动令我们深思,他们为此还专门制定了法律,还进行了金钱赔偿。最重要的他们还采取了国民教育。他们将这段历史写入了教科书,并把这种教育不仅局限于学校之内,从学校教育变成社会教育,变成公民每天都会接受的教育。这一点日本的做法让人愤慨,他们不但不正视自己的历史罪行,还明目张胆地篡改历史教科书,公然把侵华战争的甲级战犯供奉于靖国神社每年参拜,把日本民族骨髓里的虚伪和懦弱表达得淋漓尽致,为世人所不齿。
为此我们中国的教育需要国际化的进程,首先要有中国自觉和中国立场的国际化。要将引入的优秀外来文化结合本国国情,内化为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文化。其次要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眼光的国际化。最后,要有转化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国际化。
在教育中我们应有更为长远的视野,吸收容纳各种好的教育理念,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世界的文化冲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这些文化为我所用,让我们的学生接受更全面?更完善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