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的身教

作家莫言小的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再加上经常歉收,常常吃不饱肚子。有一年冬天,莫言家里断粮,百般无奈之下,莫言的妈妈向邻居家借粮,邻居借给了一平碗米。第二年秋收的时候,莫言的妈妈去还邻居家的那一碗米,还是那只碗,但是把碗盛得满满的,还的是一尖碗米。

莫言的妈妈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的高明之处在于她通过“无言的身教”让孩子学会了感恩。

在子女教育的漫漫长路中,“身教胜于言教”始终是一条不变的黄金法则。父母作为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其一言一行都如同一颗颗种子,播撒在孩子心灵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影响深远。那么为什么“身教”的力量和影响,比“言教”大得多、深远得多?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在达到理智年龄以前,孩子们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其实岂止是孩子,大人也是如此。因为相比于“言教”,“身教”无痕。当学生感觉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十有八九,效果已经不佳了。有人甚至认为,这样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

身教比言教的力量和影响大得多、深远地多的具体原因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更愿意追随一个能够做到自己所说的事情的领导者,而不是一个只会口头上指导却从未实践过的领导者。例如,一个父母在家中的表率行为和言传均成功地培养了子女们的正直品格和刻苦学习的态度。当孩子们看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正确的行为方式,他们会深受感染,从而模仿并采纳这种积极的价值观。

苏州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曾经评选“最美家庭”,一个班的小徐同学有幸被评为“最美书香家庭”。当看到她父母交上来的厚厚一沓资料,老师们震惊了,除了孩子一张张获奖证书外,更是打印的家庭读书照片。照片里,要么爸爸陪着孩子读书,要么妈妈陪着孩子读书,这些打印的家庭读书照片记录了六年来孩子的成长轨迹,孩子由此自发养成了阅读的习惯,班主任还发现该家庭藏书量超2000册。

其二,真实可信的说服力。领导者讲了一大堆有道理的话,可是他的实际生活并不那样,他的话就不会对下属起多大作用。例如,如果一个老师口口声声强调诚实、勤奋及团队合作等价值观,但自己却不遵守,学生们是不会真正相信和跟随的,然而,当老师自己以身作则,以积极的榜样去教育学生时,学生们会更加愿意学习并认可老师所传授的价值观。老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一致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和体验道德准则的重要性。

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现场突降大雨,校党委书记卢建军为雨中致辞的校长王树国撑伞,雨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全然不知。这一幕引发网友一众好评,身教胜于言传,小举动体现大学学风。

其三,激发内在动力。身教的力量在于可以通过直观的方式触动他人的内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动力,并且相比于短暂的语言教导,身教所产生的长期效应更为显著。例如,良好的行为示范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他们未来行为和决策的重要参考。

海伦•凯勒自幼失明、失聪且失语,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境,但她的老师安娜•莎利文并未依赖口头教导,而是通过以身作则的行动——握着海伦的手触摸物体、感受发音震动,将外界信息转化为触觉体验。这种身教方式不仅点燃了海伦内在的潜力,更推动她以优异成绩完成高等教育,最终成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其坚韧精神在萧条时代成为无数人的明灯。相比之下,单纯的语言指导难以在身心障碍者身上产生如此深远的改变,而身教却通过持续的感染力塑造了海伦的整个人生轨迹。

总而言之,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和影响他人,比单纯的言语更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工作环境,人们应该用心去做好自己的表率,在生活中身体力行,给予他人正面的引导和启示。通过以身作则,我们可以为社会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积极和进步的环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