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剽猂一只猫实在太火了,而且各个领域的大牛给他背书
事件一:李笑来老师不但在公号、还在得到订阅专栏发出剽猂一只猫《普通人如何崛起的10大狠招》在线分享,当天在线收听人数达到6万多。
事件二:《超级个体》专栏古典老师邀请其到专栏分享
事件三:萧秋水老师在喜马拉雅《学会知识管理,优秀到不能被忽视》音频内容数次为其背书。
在笑来老师的“一块听听”听了他的分享后,他分享的《普通人如何崛起的10大狠招》确实够狠。我听后,历数这10点,对比一下自己达到了哪些,但一对比整个人僵在原地,我发现自己好象哪个都不挨边。
通过一路追踪从猫先生的公号、简书、微薄,发现猫先生做的一件件、一桩桩无一不是鸡血爆棚,正能量满满 ,这也是众多粉丝者所喜欢,所希望拥有的能量。你有多妒忌,就有多缺乏。
看看猫先生的一串数字:
采访100个大神级牛人,写100篇章人物访谈
读完100本致用类书籍,写100篇读书笔记
为练习演讲录制了2000个视频,坚持练演讲16个月
为了感恩他人, 一年发出了20万红包和700箱水果
做一件事、做一次谁都能做,So easy。但同样的事你能坚持多少天,多少年。日复一日,不断逼自己的人很少,把自己逼到极限的更是少之又少。人总是习惯于呆在自己的舒适区,这就是成功的人占少数的原因吧。我从猫先生身上看到正如“成功的人都是相同的,但不成功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同”一样努力、专注 、坚持……他身上几点特质特别值得我学习。
不得不说猫先生本人是具体一定产品、营销思维。
首先,产品化思维:
1、以产品的形式输出。如果没有输出高效的内容即产品,再多的数据都毫无意义。如他采访的人再多,人物再牛,如没有产出对应的人物访谈记录;读的海量的书目没有输出对应的读书笔记,一切都只是数字而已。猫先生的确是个擅长描述、善于讲故事的主。好多文章都设定了这样一个情景画面----我的成长之路、我的方法同样适合你,来吧,加入我们。他描述了大量适合普通人成长的123条方法论,那种象是离牛人很远却又无限接近的感觉让普通大众YY了自己成长之路。而这些输出正是MVP最小化可行产品的思路,追求产品最小化,快速输出。
2、目标具体化 把目标具体化,数字化。比如采访100个大神级牛人、读完100本致用类书籍、录制2000个视频。这种目标设定法让目标达成更有成效。比那些伟大宏远的目标靠谱,更容易付出行动。
3、内容、目标用户的准确定位 他最开始就在思考:内容写给自己看还是写给别人看,确定是写给别人看之后,及时抓住用户需要什么,对哪方面内容感兴趣。他的文章主要偏向于个人激励、心灵鸡汤、个人成长分享正符合了当下普通人需要快速成长的所谓干货、秘诀的心理需求。抓住了人性当中对于快速成功的渴求。诸如此类:“我用这6个方法,3个月写了10万字,积累了6万粉丝,收到无数offer”“400天,演讲达人养成记“……
4、快速反馈 把每一个快速输出的文章投放到多个渠道:微信公众号、简书。通过用户阅读与用户产生交流互动,他清楚自己的最终目的---写作有成,而写成什么样是很难恒量,但用户量、阅读数可以检验你写的东西是否为用户喜欢。他没有按互联网KPI来衡量说达到什么程度,一切由市场说了算,产品好不好市场说了算,用户作主。
其次,营销思维
1、在内容输出上有品牌意识,无论个人简介、头像、他提出的三点法---即对一个问题提出三个点,内容的一致性上都保持了高度的统一。
2、注重每一次曝光:在小有名气之后,面对不少人的邀请分享,明确了两个目的---要么是给钱,要么是给影响力,至少占一样。目的明确,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
3、与牛人链接,打造营销包围圈 他在不断的访谈牛人当中,不断地输出内容,不断地吸引更多的人,从而让牛人也愿意与其产生链接,有牛人与之链接,吸引其它普通大众关注,更多牛人甚至邀请其分享其成长故事,这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么?
当然,事后再去总结一个人的成功,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感觉。就如吴伯凡老师所说,战略有两个定义,第一个叫事后总结出来的好运气;第二个叫有选择的放弃。成功也一样,哪有什么成功的方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哪能走走哪。别人的成功方法不一定适合你,不同的起点、周围环境、市场环境、用户都在发生变化。成功不能复制,我们只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找到适合我们的成长之路。
猫先生的成功不能说由什么决定的,只能说他的努力不容忽视,同时他的持之以恒,等待花开的耐心、死磕到底一路践行的精神都是他快速成长的基石,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作为一个产品狗,他的个人成长之路对我们在打造一个产品时也有深深地启发:没有完美的产品,只有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一路前行。KPI不重要,满足用户需求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