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接到老妈的电话,说昨晚他们老俩口花了很长时间做了两蒸笼青团子,做多了吃不完,给你姐跟你各装好了一大盘,你们快来拿走。
青团是我最喜欢的主食之一,我们这里习惯叫草头团子。以前在乡下,每年到了这个季节,老妈都会做好几蒸笼草头团子,然后很骄傲的给我和我姐打电话,告诉我们这次又做了多少,放了几种口味的馅料,末了再三强调,你们快过来拿,现在热乎乎的,正是最好吃的时候。
正宗草头团子的主要原料除了糯米粉,还有艾草的嫩头,或小棘姆草的嫩叶。家里拆迁之前,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家的猪圈周围长满了艾草,这些艾草都是我老妈以前从田埂上一棵一棵挖回来种下的,好在艾草一旦成活,以后年年会萌发新芽,所以每年清明前后都会有一大摞新鲜的艾草等着我们收割。
小棘姆草叶缘一周都是小刺,但并不蛰人。它一般长在田间地头的陇沟上,东一棵西一棵,数量不多,却因为叶缘周围的那一圈小刺而看起来特别显眼。在田间找小棘姆草找上一两个小时,篮子里基本就满了,看着绿的发亮的叶片,你就会特别兴奋,特别有成就感。
艾草和小棘姆草拿回家用清水洗干净后放到沸水里氽一下,然后加入石灰继续煮,如果不想立马做草头团子,艾草和小棘姆草煮透后可以晾一边,这样基本可以保持一个月不变质,等想做的时候再把它取出来,漂干净石灰水,揉入糯米粉,分成一个一个的大小均匀的小剂子,包入自己喜欢的馅料,草头团子基本就做成了。
刚做好的草头团子颜色看起来很素雅,并不像市面上看到的那么诱人,只有上锅蒸熟后,颜色一下子就成了碧绿色,轻轻咬上一口,艾草的清香留于齿间,清淡而又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