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要出差一星期,家里的两个熊孩子没人接送,只好请婆婆大人来我家帮忙几天。从来不会主动拖地的老公,在临行前的两个小时里把家里拖了一遍。我还笑他说:“你是怕我让你妈干活吗?”老公却一脸正色地说:“主要是怕我妈心疼我每天就住在这样糟心的家里。”我一时语塞,黑脸。(当时应该回他一句这可我们共同营造的家呢)不过一想到婆婆的到来心里还是会一阵阵的忐忑。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变得懒惰起来的,只记得在初中时还是会讲究卫生到近乎洁癖。对于老公说我天生就是懒虫的言论,我是持坚决抵制打压的态度。自从有了娃之后,我们那个本来还算整齐的小家确实变得桌子不是桌子,地板不是地板,等到二孩也到来后,这种脏乱差就再翻上一番。起初我们会为这种恶劣的生活环境斗嘴、冷战甚至爆发肢体冲突。但斗到最后我们都精疲力尽,谁也胜不了谁,只好冰释前嫌,结为最懒拍档。要开饭了发现没有干净碗,没说的,撸起袖子一人洗一遍;要来人了发现没有他人的立足之地,没说的,扛起扫帚一人扫一间;要出门了发现袜子找不见,没法说,先穿上鞋出门一人买一双。(脸红)就这样,我们在彼此的深重嫌弃中,过着安逸并痛苦的日子,且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做出改变。
显然这次婆婆的到来成为一个契机,老公率先做出了改变。我当然也得卖力表现出我的温柔贤惠,知书达理。在婆婆来家里的这几天,我仿佛有种脱胎换骨、神灵附身之感。为了不让体弱多病又有轻度洁癖的婆婆累着,家里所有的活我都得抢着干,不然她就会默默坚持做完。上班走之前我得保证地板洁净光亮、脏衣服被全部清洗,一件不留、厨房里的一切归置有序、卧室整洁无异味就连窗台都被擦的一尘不染、遍布家里各个角落的玩具被收纳进一个超大纸箱。出门的那一刻我的身体巨累,但心里却无比轻松,因为我那个不大却很整洁的家,可以让婆婆舒适愉悦地呆上一下午。
以前为了不让身体受累,竟然容忍眼前的狼藉虐心至焦虑抓狂,也不愿起身收拾;而此刻身体虽然很疲惫甚至有些虚脱,但心底的轻松喜悦总会不由自主地化为一抹微笑舒展在脸上。内心喜悦了,整个人都好了。所以,我要感叹还是勤快人的幸福指数高呀!我的婆婆就是一个一辈子勤快能干,朴实可亲的家庭主妇,但她身上却自带一种可以感化我们的能量,让我们都不好意思在她面前偷懒,只想让她看到我们的积极向上。
第一次被别人感化还是在我上小学时,我和姐姐差两岁,不知是先天基因不一样,还是后天教养方式有差异(我被寄养在外三年),姐姐是响当当的学霸,我却是没名气的学渣。那时的周末我只在饭点和玩到精疲力尽时回家,可不论哪个点回去姐姐都拿着一支闪闪发亮的圆珠笔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写写写。那一刻我的心被触动了,羞愧是有一点点,但更多的是羡慕,因为我觉得这样安静优雅的姿势可能会赢得父母更多的欢心。从此,我由一个爱疯跑的野孩子变成了一个爱宅在家的女孩子。尽管学霸依旧是学霸,学渣还仍是学渣,但我真的感到我和家人的距离近了,感情也深了。
真正让我命运发生变化的是我的学霸邻居。我是在职工家属大院长大的,在我读高二时院里来了一户新邻居,他家有一个腼腆文静的男孩正在读高三。我当时可不知道这个文弱的男生有多厉害,直到高考分数出来,才知道他只差二十几分就被清华大学录取了,更让我惊掉下巴的是他拒绝去其它的全国一流大学,毅然选择复读再战高考。
那一年他复读,我读高三,虽然是邻居,我们从不交流(因为没有共同话语),但这不影响我时时关注他,仰视他。在我企图平息眼皮大战溜上床时,就会强迫性地走到院子里,只要看见他家的灯还亮着,我就会满血复活地冲回去再战三五道题。每天早上只要听到院子里传来背书的声音,我就会心里一惊,睡意全无,然后心有余悸地开始晨读。后来这种剧烈的心理反应会准时在清晨五点钟自行启动。我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晨读领跑者。那一年我都没好意思在学霸面前偷懒,我的生活也就变得与从前不同。高考后,他如愿考入清华,我也意外二本达线。
写到这我有一种冲动,我也想做一个能感化别人的人。那就先从感化老公开始吧,我把这两天的超常表现变为今后的日常表现,也让他不好意思在我面前偷懒。(期待……)
懒惰本就是人类的一种天性。那些成功者并非生来没有惰性,而是他们善于抑制甚至摈弃惰性,用勤奋之剑披荆斩棘,成就自我。在对抗惰性的过程中,有些人确实显得势单力薄(比如我),这时就需要借助外力来激发隐藏在自己潜意识里的内力,并加以日复一日的修炼,才会有完胜惰性的可能。
若身边有一个让你不好意思偷懒的人,请珍惜!若没有这样的资源请尽快寻觅!他们可以是你爱慕的对象、可以是你挚爱的亲人、可以是你欣赏的同事、更可以是你朝朝暮暮都想打败的竞争对手!当你真正与这些人在无形中联手对抗懒惰后,你一定会在人生的下个路口遇见惊喜!
一个写作新手希望自己能战胜惰性坚持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