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
前天在HR的陪同下去了精卫中心,好家伙,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去。
原来想的是门口一定各种鬼哭狼嚎,结果门诊竟然还算井然有序,看来不能把精神疾病和神经病划等号。
挂了号,看了医生,被问到有些伤痛之处还是忍不住流了眼泪。做了五套题,感觉有点胡诌,严格卡事件和情绪感受的时间界限。
总之,诊断结果是轻度的抑郁加焦虑,开了药。
和老板聊。老板说建议我休到国庆再回来上班,估计主要是没有项目吧。
这么大段的时间,我要想想怎么利用,千万不能浪费了。
读书
最近读完《了不起的我》,感觉是本好书,经常会在某些时候,触动到我,我也不自觉地,会把自我投射进去。
然而我感到困惑和不适的地方,是总感觉读书无法吃透,读完就忘记了,大多数的内容,都回忆不起来。因此非常渴求掌握一种读书的本领,能够快速阅读,牢抓重点,理清脉络,并且轻易转述给别人。
摘抄下了不起的我的得到思维导图吧:
*行动
~推动行为的改变
+创造新经验
+代替就惊艳
=改变应对方式
-小步子原理
+从最小体量出发,获得小小的成功,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心理动力
+重点不是结果,而是行动,专注于眼前一小步并做好
-借助环境场
+不同环境,能激发不同的心理
+动力不足,不能坚持时,不妨换个环境
*思维
~行动背后的思维模式
+僵固性思维:想要证明自己,维护自我形象
+应该思维:通过摆出努力的姿势满足心里
+绝对化思维:永久化,普遍化,人格化
=新思维替换旧思维
-控制的两分法
+思考那些自己能控制,哪些控制不了,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制成计划并做好
-近的思维: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期的
+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语言
+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关系
~关系的视角让自己变得更好
+个体视角:
都是你的错:对错思维--》因果思维--》逃避责任
都是我的错: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
=课题分离
-区分各自的课题
+分清自己的事情、别人的事情
+谁承担直接后果、谁负责
只有在关系中独立,放下纠缠,才能真正改变
“对每个人来说,改变都存在于每个行为,每种想法,每段关系里,行为是外显的自我,思维是内在的自我,二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很大程度都是在关系中被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