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着清晰的规划,始终明确自己的目标,并清楚每个阶段的奋斗意义。时间管理,无疑是自律人士的最佳表现。
我曾参与一次培训课程,当中有学员向导师提出疑问:您授课时,我们往往能顿悟许多问题,而为何我们自行阅读学习材料时,却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导师反问:“你真的读完那些学习材料了吗?”
事实上,许多人都倾向于囫囵吞枣地阅读,而忽略了真正的学习态度。
时间管理并非遥不可及的技能,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已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态度。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态度,那么许多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对于项目经理来说,他们日常需投入大量时间在项目上,因此私人时间相对较少。这就更需要他们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否则私人时间将几乎被工作完全占据。
1、为什么要进行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的需求源于我们对目标的理解和追求。
在制定目标时,我们不能盲目和随意,而应该深入思考:我为什么要进行时间管理?我能达到什么程度?只有明确了这些,我们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规划并实施时间管理。
否则,即使我们有好的时间管理方法,但如果我们对它不重视,那么好的方法就可能被忽视和浪费。
项目经理负责的项目每天都有许多任务需要处理。如果他们不进行时间管理,就可能会牺牲他们的个人时间,甚至可能导致项目延期。
项目经理可以在甘特图中做好自己一段时间的计划,同时也可以用于制定项目计划、安排团队成员的任务并把控项目进度。
2、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碎片化时间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零散出来的时间集合,例如上班途中的空闲时间、搭乘交通工具时、或者简单的休息和等待时间等。
我们可以将碎片化时间的管理进一步理解为五分钟时间计划。在每天中有很多的五分钟,如何去规划和利用这些时间呢?
例如,你可以用五分钟阅读新闻、上下楼进行简单的锻炼、思考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做其他许多简单但有益的事情。
实际上,每个人每天都有大量的碎片时间,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起来,哪怕只是几分钟,积少成多也能帮助我们完成许多事情。
碎片化时间的管理实际上是自律行为的管理。我们应该把大量的碎片时间用来学习和精进自己。
3、划分任务优先级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并非所有任务都值得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
在面对众多需要完成的任务时,我们应该首先对它们进行优先级的划分,然后再着手处理,如果忙于处理许多琐碎的小任务,就会耽误了更为重要的正事。
对任务进行优先级划分实际上就是对每天的各项任务进行管理。管理者可以设置项目的优先级,建立一个项目并设置项目的优先级,也可以在甘特图中标记每个任务的优先级。
任务的优先级划分还包括阶段性的任务。例如,在一周内,你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将其写下来,切勿避重就轻,完成了许多无关紧要的小任务,却忽略了最重要和核心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