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晨诵叫做领域晨诵——观周校长晨诵课有感

本周的周一、二、三持续听了三节晨诵课,在三次晨诵课的加持下,对晨诵课有了一些思考。

我会发现,周校上的晨诵课和别的老师就是不一样。所以我会告诉周校,我说周校你的气场不一样,好像这个班级都是您的晨诵领域,被您控制了。而周校告诉我的是,你不应该关注我的气场,而应该去发现,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气场。

带着这样的问题,再一次听了晨诵课,根据看到的场景结合自己的思考,我凝练了这三点,我且称为对领域晨诵的想法吧。

其一,领域晨诵,是关注每一个孩子是否进入状态

印象很深刻,在晨诵课的聆听音乐环节,有一位孩子没有坐端正,没有进入晨诵状态,于是周校告诉他,这样你待会是没有资格在直播镜头里跟观众们打招呼的哦。

我还发现,一开始播放音乐,周校就开始推桌子,摆椅子。

从这些行为上,就可以看出来,老师对班级里的细节都有要求,这样的行为给到孩子一个什么信号?就是,我对这间教室里的一切都有要求,不只是上课,还包括发生在教室里的各种。

那孩子么自然就认真对待起来了,逐日逐月逐年的要求下,领域自成。

其二,领域晨诵,是强化每一次孩子的朗读表现

如果仅仅只是对学习习惯有要求,当然达不到最佳状态。从我的观察来看,是一次次的邀请孩子朗读刻意练习下的结果。

周校会请每一个孩子读,是都读的很好吗?当然不是,也有很小声的。那怎么办?是批评吗,不,是指导。

先表扬,你读的很好,再建议,你要是声音再大一点就好了。来,再试一次。但是,你说孩子马上就有改变了嘛?当然不一定,但是周校一定会说,你比上一次好多了。

周校就是这样去指导班级里的每一位孩子朗读,所以四一班的朗诵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我是很享受孩子们这种在朗诵中迸发出生命状态的样子。

其三,领域晨诵,是日积月累的量变到质变

一次的晨诵课,周校提到我们要像李白这样去山中,自由的享受生活吗?有一位男孩子提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现在不应该隐居。虽然,这样的表达是有点对不上的。但是,这位孩子已经会用“串联”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这孩子的这句话开始,四一班其他同学也开始想到了更多他们以前学的诗句。

周校都能一一点评,并且给他们拓宽知识。

我也会说“臣妾做不到啊!只有周校做的到吧。”,但是老师们,不对的。

这是整个六年,每一日兢兢业业上晨诵课的结果,这是孩子们积累的结果,这也是老师积累的结果,这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开始。

我想,我有一点明白了生命课程,是孩子们去触摸生命,是老师们去领悟生命,这样的感觉真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