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云谱,有一座“皇宫”,这座“皇宫”没有宝殿,也没有豪华的建筑和奢侈的布局,它融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依山傍水,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秀丽的景色,吸引着我再次走近它——有着近50年历史的八大山人纪念馆。在清静的周末,我选择来到了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湖,中间一条石板路通向纪念馆门口,旁边是许多的杨柳。走近时,就能看到牌匾上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八大山人纪念馆”七个大字。
在纪念馆里面遍布着茶树林、竹林、桂树林、腊梅林和绣球林,四处都挺立着青葱的树木,生长着有400多年历史的古樟树和罗汉松。纵横交错的石板路,亭台楼阁矗立,总能让人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其中有一条长廊叫“竹林通幽”,高耸的竹子林立,行走其间,似乎把尘世的烦恼抛出脑后,那种开阔顿时涌上心头,就如八大山人“奇情逸韵,拔立尘表”的绘画艺术,圆浑厚朴,淡泊清静。
在八大山人古老的墓室旁边生长着有500多年历史的苦槠树,仍然枝繁叶茂,耷拉着围绕在墓的上方,仿佛在告诉我们,这位杰出画家精湛的不可磨灭的非凡的艺术生命力,难怪清代“扬州八怪”和近代的齐白石、张大千等著名画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他的影响,可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让人甚为惊叹。墓的下方是牛石慧之墓,当我怀着疑问的心情去询问那位同来参观的老奶奶的时候,她说:传说是朱耷的弟弟,我仍旧不解,也许只是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留给我思索罢了。
在长达60多米长的双面书画碑廊以及近十座展厅里,陈列着八大山人很多的书法和绘画作品的复制品,那灵动活泼的游鱼、挺拔傲立的松柏以及展翅欲飞的虫鸟,夹杂着悦耳的音乐,以及淡淡的解说词,**置身其中,让我一下子忘记了自我,忘记了都市的繁华,静静地陶醉在那古朴的书画作品之中。 **
他的笔墨酣畅淋漓,简约而不简单,总能在不经意间留下历史的痕迹,一鸟一山都足见这位写意画艺术大师巧夺天工之美,精雕细琢间又能体味到他作品的不拘一格,时过三百多年,我们虽然无法亲身体会到当时那挥毫泼墨的洒脱与豪迈,但这经受住了时间考验留给世人的艺术珍品,是我们整个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让我们受益无穷。
当我只身离开纪念馆的时候,回过头看着并不十分显眼的八大山人铜像以及连草起来形似“哭之”、“笑之”的“八大山人”四个字时,不免让我对那位明末清初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作画的大师产生敬佩之情。带着这样一份清静离开了,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我是桐子:一位爱读书、爱写作、爱行路的人。远离都市繁华,偏居乡村一隅。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基层,穿行在乡间。喜欢文字,执着文字,痴迷文字。信守的人生格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